初秋的多倫多市集遊記


要嘗試,除了要勇氣,也要眼界和視野!看過世界的廣闊和多元,往往可以引發更多想像力,讓我們的創作有更大的力量。

今年10月,在Trial and Error Lab的聯繫下,我們的「Lab Fellow」 Jason@手作J、Stella@軟石工作室受到多倫多華人青年機構Across u-hub的邀請,到當地舉辦工作坊和參與市集,跟本地年青華人藝術家交流。

作為「實驗室管理員」的我,也跟着他們一起結識當地朋友、上電台電視台等接受訪問。除了吃吃喝喝外,我們也逛了好幾個市集,一方面是去血拼(!),另一方面也了解當地市集的行情,再想想香港的市集有什麼可以繼續嘗試、繼續發展的空間。

以下就是我們小小的觀察,歡迎大家加入討論啊!

管理員在市集中「巡視業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一:生物多樣化

香港的市集有一種生態,就是產品有一浪浪的潮流,例如:有一陣子流行皮革製品,整個市集會有三五七檔賣皮具;或者現在流行日式和布的圖案,市集就湧現各類以和布製作的布藝產品。當然,每位手作人的工藝、技術、設計總有不同,但作為市集愛好者(即是幾乎每星期都去市集巡視業務的人),見到這種情況,很快就覺得「膩」,提不起購買意欲。

來到多倫多的市集,心想:他們會不會也有這種風潮呢?

咦?全場超過100檔,竟然沒有兩檔是一樣的!

我逛了好幾個市集,在香港市集「老是常出現」的產品,諸如tote bag啦、各式各樣的羊毛氈產品啦、各類型的帽子啦,一件也看不到!

「為何這裏的市集無人賣tote bag呢?」我問當地的朋友。

「因為要是想買,去買演唱會的紀念版tote bag就行了。」朋友笑說。

嗯,市集是因應當地人的喜好、品味而生,這是去不同國家的市集尋寶的樂趣。然而,我關注的,還是市集貨品的「生物多樣性」:由飾物、紙品、掛畫、到仙人掌盆栽、嬰兒口水肩、啤酒、果醬都有。整個市集所見,琳瑯滿目,包含各種材質技巧,由外到內的產品,令人愈逛愈高興(我的銀包則愈來愈瘦,因為買了不少東西,嗚)。

我想,這一方面是手作市集搞手的功力,但同時亦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市集顧客不是香港現時定位的「文青」、「OL」、「女性顧客羣」。他們的「目標客戶」反而真的是附近的居民,是很樸實的生活購物選擇。他們的市集,是比較似「墟」的性質,很落地、很踏實。或許也正因為貼近生活,他們的產品包裝都是「實而不華」的路線,但只要細看,每一檔都有其獨特的故事、背景,甚至期望透過手作去改變世界的想法。

其中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產品,是這些金屬小飾物。

猜猜看,它們是用什麼金屬做成的呢?(圖片相源:spiritofvera.com)

我喜歡設計簡單的飾物,所以被這個小檔吸引。跟檔主傾偈,才知這些金屬是來自回收電器、飛機和不再配戴的飾物的金屬(例:銅或銀)。那些金屬本來會送去堆填區,可能污染水源和泥土,但經檔主回收重用,可以減少浪費資源和減低對環境的污染。看似簡單,但檔主花了好多時去擦亮、消毒(也要處理廢料內可能有的毒物),再打磨這些金屬,才讓他們能閃爍如新。

香港的市集(特別是在商場、市區辦的),目前仍多是朝向較單一的「文青」顧客羣,所以產品大多是飾物。我們未來是不是要開闊市集的顧客對像,同時也連結一羣更多元、更多不同故事的手作人呢?

如果市集的小檔內容更多姿彩,同場競爭可以減少,我們會不會可以不用花最多時間去鑽研更花俏的包裝,而是去追求更有意義的作品,讓自己的品牌不僅能存活,還能讓世界變得更好?(遠目)

觀察二:善用閒置空間

多倫多的「地大」,總讓我這個典型香港人恨得牙癢癢!

或許是因為地價/租金不是天價,他們對於地點和空間的使用,跟香港很不一樣。我們去過一個市集,它的舉辦地點是多倫多的downtown,鄰近鐵路站,交通很方便。而市集所在地,平日是一楝辦公大樓,類似香港中環區的甲級商業大廈。大家想像下,就好像IFC或中環中心,它竟然在週末開放兩層全層開放式辦公室做市集!

更難以置信的是,這個佔地兩層的市集,竟然只有130檔!每檔還要有六呎長的桌子!如果由香港的市集搞手來經營,我估計檔口數目至少增加一倍,而且每一檔的空間會減半,由原本六呎乘兩呎的面積,變成三呎乘兩呎。最近,我試過在香港逛市集,因為地方實在太細,大家只能像行年宵一樣,單程單方向走,你基本上連靠近小檔的機會也沒有(後面的人潮洶湧的湧上來啦!!)。

所以,來到這邊,我反而回憶起幾年前香港手作市集最初給我的快樂:慢慢逛、慢慢傾。那是一個讓人在一式一樣的城市生活裏,喘一口氣的空間和機會。而不是買買買、賣賣賣、打打咭就走了。

那天,正當我四出跟檔主聊天時,我的朋友忽然跟身旁的一對母女談天:

「你的小寶寶很可愛,年紀有多大?」朋友問。

「她剛剛出生不久呢!」年輕的媽媽回答說。

朋友再跟她們談了一會兒,我們就繼續逛市集。

「她們是你的朋友嗎?」我問。

朋友聳一聳肩,笑說:「不認識啊!只是見她的小寶寶很趣緻,所以便跟她聊聊。」

理想的市集氣氛,原來不是一個散貨場,不是年宵,而是一個閒逛的地方,與人相聚的空間。無論彼此是否認識,會不會購物,大家都願意交流和傾談,不會有一種買完東西就要匆匆離開的無形壓力。我知道這樣說一定很「離地」,因為香港的場租很貴。

但那是不是一定不可行呢?

我想起草原地圖(他們最近功成身退了,嗚嗚)的一個活動,叫「交換草場」。人人在草地上擺檔,展示自己的「貨物」,例:二手物、食物或提供音樂表演等服務,大家只要用物品或服務互相交換即可,無需用金錢購買。人人抱着一份悠閒的心情四處逛,讓人與人的關係回歸最原始的方式。有一次「交換草場」剛好在中環的海濱長廊草地舉行,其實即使在香港的心臟地帶做市集,只要做法有改變,也可以營造閒適感。

怎樣在場租與市集的原意之間,我們努力找到平衡呢?我們如何發掘更多閒置地方,可以讓手作人、藝術家一同與公眾交流?我沒有答案啊,大家會不會願意一起尋找出路?

人頭湧湧,但逛得很舒服的市集(圖片來源:torontoetsystreetteam.blogspot.hk/p/etsy-made-in-canada-day.html)

觀察三:畫,全部都係畫

去過「生物多樣化」的市集,我們又參觀了一個極度「單一」的市集!

那是一個「繪畫市集」,由風景畫、人像畫到寫實派畫作都有。Jason和Stella覺得大開眼界,「想不到賣畫如此受歡迎。」他們說。想不到只賣單一產品,而且不是高級的畫廊,還是有好多市民大眾來參與這個市集。

多倫多人對於畫作的喜愛(特別是掛牆畫,用來裝飾家居),自然是有其社會文化處境。香港地少人多,先別說要掛起一幅畫,一般人的家可能連一張書桌都容不下,所以香港很少有市集以賣畫為主,最接近的可能是Affordable Art Fair,雖說是售價可以負擔得起的藝術展,但價錢仍然偏昂貴,於是畫作成為某些階層的玩意。

那天,我邊走邊想的是:我們在香港能不能也辦一些細型的、只專一推廣某種技術的市集,或是交流聚會?「主題市集」在香港並不陌生,大都是以特定節日或「噱頭」作招徠--這些都很花心思,也是很好的嘗試(早前我們的Fellow有參加一個「喪屍市集」,看起來都很有電影感!)!

但以單一工藝技術交流作為主題的,似乎較少。

記得我年多前曾經參加過一個木匠研討會,由做傳統入榫到新派小型木器的師傅,甚至連樹藝師都有。他們一起討論在香港做木工的困難與前境,交流各種可行的合作方案。我發現即使是同一種材料,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和風格,很豐富呢!我在想,如果香港可以有木匠市集,邀請各種木器職人一起擺檔,你說會有多精彩啊!只是我不知道以單一材料或技術做市集,會不會有吸引力呢?香港有沒有足夠的市場/顧客去承接這種市集和交流呢?各位手作工藝師或市集愛好者又有沒有興趣或意見呢?

為期兩日的Outdoor Art Exhibition,大部份檔攤都是賣繪畫作品。(圖片來源:http://queenwestartcrawl.com/events/oae/)

觀察四:擺地攤,也是香港特色?

說回今次Jason和Stella參加Across U-hub的「Crafteria造藝場」,同場有超過30個年青華人藝術家參與,以大笪地形式舉行,每個檔主把產品放在地上擺賣。

「即是擺地攤啦!香港經常都有,有多特別?」或許你會這樣想。

但原來外國人不習慣蹲下來,所以加拿大的市集多數有桌子,方便人拿起產品觀看,所以這個市集改用地攤的方式擺賣,原來對外國人而言,是非常有東方色彩。為了方便顧客由上而下看清楚產品,地攤的展示方式跟平日擺檔的方式有不同,每個檔主都各出奇謀,但對於平日遊走各種市集的Jason和Stella而言,簡直是手到拿來!無論是室外較大空間的檔位,還是室內較細小的空間,他們都可以靈活變化,把產品排列得美觀吸引之餘,還可以讓自己有位置坐下來休息,果然訓練有素。

大概,這就是香港手作人特質——靈活變通,遊刃有餘!希望我們的手作人們和市集搞手,可以一起繼續發掘更多有趣的方法,去接觸人羣,發揮創意!

Jason和Stella在多倫多擺檔的樣子,10月已經天氣好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跟Lab Fellow在市集中交流?不一定要到多倫多,在香港也可以啊!今個星期日(5/11),另外四位Lab Fellow將會參與good lab的「社企市集」,歡迎大家跟他們聊聊天,認識他們的創作故事。

 

(全文完)

Text/ Kuen + DY   Photo / K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