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台灣,明日香港?——細聽馬祖藝術家把傳統工藝承傳的故事


【外地交流專題】     Text / kuen    Photo / Andy    Design/ Gina

記得小時候過農曆新年,要跟家人忙於辦年貨、買新衫、買年花、做蘿蔔糕……有時長輩更會用剪紙裝飾窗框或神枱,非常漂亮。不過今時今日,傳統習俗似乎慢慢失傳,而新春剪紙亦日漸少見了。

從民間藝術尋根

有人可能覺得,傳統被淘汰無可避免;但當沒有傳統,我們如何知道歷史,如何尋回我們的身份?

早前Trial and Error Lab舉辦「試錯遊學團」便到台灣,有幸認識擅長做剪紙與木工的藝術家陳治旭。「現在的社會變得愈來愈西化,自己的文化就會變得愈來愈單薄。有時去外國看別人的文化根源,就會想:『台灣的文化又是甚麼呢?』」於是他由自己的根源開始尋找。

陳治旭老師把傳統的馬祖風燈,加入座枱燈用途,增加其現代功能。

 

馬祖的婆婆藝術家

事源陳老師曾去美國交流一年,後來返回成長的馬祖,驚覺當地原來很多老婆婆深諳剪紙這種民間藝術,多數用於風燈、窗簾、神像之類的地方,但小時候居然從沒留意。於是他開始研究、收集和記錄當地的剪紙文化、藝術品和故事。透過記錄民間工藝,尋回屬於自己鄉土的文化。

在陳老師的工作室中,有一盞紙燈籠,是馬祖風燈,那是當地的傳統燈籠,節日慶典會懸掛作裝飾。「平日的風燈結構有竹篾,但我改用紙張做成風燈外型,一條竹篾也不用。」說到這裡,陳老師似乎頗滿意自己的新想法,微笑道:「多數傳統風燈只純粹吊起作裝飾,我則改為座枱燈;一物二用,增加它的用途。」

陳老師近年開辦不少剪紙工作坊,教年輕人認識剪紙及風燈技巧。這次遊學團則跟他作了深入的訪談。

 

把民間工藝生活化

「要保存一個工藝,最重要是令它融入生活。簡單來說就是要用得到、有功能,工藝可以『生活化』,自然能夠保留。」陳老師同時突破一貫做法,加入創意的用途,令傳統工藝有新的生命力流傳下去。他更開辦剪紙工作坊,教大人和小朋友認識剪紙技巧,並加入新元素,例如剪出「厭世」字樣,又或豬仔拖手等公仔,十分可愛。

其實現代人對傳統藝術卻步並非無因 —— 傳統藝術很美、很有價值,但跟現代生活始終都有點距離感;陳老師就成功把兩者的距離拉近,他解釋:「藝術是要有公共性的,不能跟大眾脫節,要人有互動才成。」

其實止台灣,香港本土同樣不少傳統工藝,究竟如何承傳?我們可以借鏡陳老師,堅持一貫做法的同時,也尋求新突破嗎?在傳統工藝的突上,能有「今日台灣,明日香港」的想像嗎?無論如何,希望大家在新一年,可以有更大的勇氣與創造力,讓工藝走得更遠。

 

延伸閱讀:

印花樂:「有圖案代表我的家嗎?」以一塊台灣印花布,溫柔地改變世界的故事

印花樂:要品牌走下去? 必先找出生存之道

「外地交流專題」是什麼?

我們每年都會跟年輕工藝師到外地參與市集、展銷、工作坊等,並把當地有關文創產業的有趣見聞整理,盼望給香港讀者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