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參與海外展會的三大理由


【海外市集與展會2018 Pop Up Asia 專題】Text/ Kuen        Photo/ Gi + Kuen

台灣Pop Up Asia,有300個台灣、日本、香港、南韓的品牌擺展,好不熱鬧。

2005年,「創意市集」一詞誕生,意指在市集擺賣的藝術家與設計師,透過街頭的攤檔展示作品,更是展現創作意念與人生故事。創意市集這十年的確遍地開花,台灣、日本、泰國以至香港,近年舉辦各式其式的創意市集,成為城市一度美麗的藝文風景。

不過,創意市集是在文創行業求存的工藝師或手作匠人,最理想的舞台嗎?他們每週末帶着大包小包,手拉載滿作品與陳列道具的行李箱東奔西跑,即使幸運地能把作品賣完,但市集能否為這些從事非主流職志的青年人,帶來更多的注視?也令他們的手創事業走得更遠,而不滯留在那一呎乘呎半的小攤檔?

今年11月中旬,台灣一年一度大型文創展會Pop Up Asia舉行,有20個來自亞洲各個城市,在松山文創園區進行為期4天的展會。Pop Up Asia跟台灣以至亞洲一般市集不同,會連繫文創事業生產線的上下游,由材料商、生產商到工藝師及工藝學校,以致不同銷售渠道和買手,都會因為攤檔及交流會等機會彼此遇上,使未來出現各種合作的可能。如此,亞洲的文創行業的版圖愈益擴展,市場愈見茂盛,才能一起把主流「手作仔搵唔到大錢」的觀念摒棄。

即使香港一年下來有許多市集,但這種結合銷售和展覽的大型展會仍是鮮見,更遑論有人牽頭。來自香港的Trial and Error Lab,就帶同幾位從事手創的實驗伙伴到Pop Up Asia擺展。以下的觀察,或許值得關注文創產業的朋友借鑑以至自省。

每天3場的分享會,總坐滿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工藝師及買手,會後大家都會交流以至交換名片。

 

展示作品,竟是把一間店搬來?

Pop Up Asia共有3個展館,包括材料館、主題館和品牌館,有超過300個手作品牌擺展。台灣檔主們有主場之利,可以帶大型木枱、櫃子,甚至打銅器的工作枱,把檔位佈置得美輪美奐。反觀一些香港來參展的品牌(包括我們),仍停留在擺地攤又或年宵市場 —— 開一張枱、鋪一塊布、加幾個層架就是,頗有隨時「走鬼」之感。

品牌館中的眾多檔口,台灣品牌「Dodowu」吸引着我的視線,整個檔位是雙連式,用麻布為背景,綴以大量乾花,充滿田園風味,猶如一間店舖。如果是香港人,相信會用盡每一吋空間擺貨,但「Dodowu」的主人不但只用兩張枱展示作品,還騰出大量空間,讓客人悠閒地走動。

台灣品牌「Dodowu」的檔口,放滿乾花,賞心悅目。

「檔位佈置是品牌精神的延伸,」品牌創辦人小玉老師說,「我留下一大片空間,就是想讓人在選購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在和舒適,就像戴上我所做的貝殼和晶石手工飾物首飾一樣。」

台灣檔主參與展會,注重的不只是枱面陳列,而是整個檔位的空間運用和氣氛營造。他們把檔位看成一間商舖,除了銷售產品,更是展示品牌個性的舞台。香港因土地問題,連文創產業都沒甚空間發展,這雖展現了香港人的靈活性,但也局限了想像和發展。在此呼籲有心支持香港文創產業的業主,不要再吝嗇空間給工藝師。

以「手作輕珠寶」為品牌定位的「Dodowu」,陳列講求空間感。

 

賣貨重要,還是識人重要?

另一台灣品牌「鯨湯匙」,是一個把用剩餘木材製作生活器物的品牌,例如鯨豚造型的木匙羹,形態活靈活現。他們的檔位空間感十足,用一塊札染藍布作為裝飾的主題牆。我瞄一瞄他的檔,似乎沒太多存貨,不像是為賣貨而來,那為何他會參加呢?

「因為我想拓展網絡,而這個展會可以連繫買手參與,我想看看會不會遇到商業合作,所以就參加了。」創辦人張意回答。

回想在準備參加Pop Up Asia時,我們的工藝師總是擔心貨量不足。但其實參展的最大目的,不光是做賣貨,更是增加品牌曝光的機會,認識各方人物,接觸買手或企業,拓展合作領域,令品牌發展得更廣更遠。就像我們其中一位工藝師,因為這次來台,才有機會接受台灣媒體訪問,同時有當地的寄賣合作查詢。有心發掘新品牌的零售界或文創業朋友,多去這類大型展會,定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鯨湯匙」檔口就只放這十多件作品,膽識過人。(圖:鯨湯匙 Facebook)

 

的市場在哪兒

在Pop Up Asia,竟遇上香港同鄉「織園」,是個一人品牌,用自家編織的布料製作袋、圍巾,甚至畫作!在檔位放有織布機給客人作工藝體驗,也有少量作品售賣。這裏的租金並不便宜,以一個剛發展的品牌來說,應付到嗎?

「相比香港市場,我的作品很受台灣人歡迎,」創辦人Cloudy指,品牌創辦3年,已經第2次參加Pop Up Asia,她發現作品在香港未必很受注目,曾經沮喪;但來到台灣,居然頗受歡迎,「因為參與台灣展會,才知道要發展台灣市場,因為他們都喜歡這種色彩悅目的織品,不像原住民的織品般單一。」她續指,擺展第3天租金已經回本,「畢竟香港的市場較小,而過去認識海外市場的門路也不多。在這裏,實在為創作打下強心針。」

有時出去走走,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市場在哪兒;即使只是文創愛好者,也可能要到海外,才找到心頭好,甚至因為獨具慧眼,而促成商機。盼望下年秋天Pop Up Asia再舉行時,我們都已具體好的心理質素,去親身擺展參與,又或物色新血,令本地的文創產業走前一步。

來自香港的「織園」,無論人與作品皆受台灣人歡迎。

 

 

相關文章:

直擊台北2018Pop Up Asia —— 香港人去台灣參加手創展,為乜?

走佬去台北—— Vlog 版!

【Trial and Error Lab 進軍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是一個冒險者的羣體,相信不斷嘗試、修正,持續朝着目標進發。今年11月15-18日,我們已跟Lab Fellow(實驗伙伴)來一次冒險,參加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要為手作人帶來什麼視野?對本地與外地市集帶來如何深度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為本地文創市場帶來什麼洞見與展期?請留意我們的媒體報道。

相關連結:https://trialanderror.hk/error-events/overseas-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