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人路難行
「簡梘」:願作同路人分享品牌設計知識


【文創先行者專題】     Text / Gi       Photo / Andy 

本土手工潔膚品牌「簡梘」的創辦人鮑國偉(右)與鄭貝莉(左) ,致力推廣全天然本地手造沐浴產品,身影常見於大小市集。

 

抗疫時期,標榜天然、人畜無害的清潔用品乘勢大賣,但創辦本土手工潔膚品牌「簡梘」的鮑國偉與鄭貝卻認為:「我們一直主張自然簡樸,早存在一羣認同的客人;而且經營品牌不能乘人之危賺錢。」創立逾八年的「簡梘」,疫情下堅持獨立小品牌的信念,或者能為逆境下的你我,帶來點點啓發。 

 

好的品牌設計能讓人記住 

在香港,因連鎖店、大品牌的競爭與影響,做獨立品牌從來都像把車駛在崖邊難以立足,眼前兩位就道出經營小品牌的卑微心願:「只要改變一個人不去超市或大商店購買產品,已經當贏了。」 

如此艱辛,怎麼仍堅持創業?於大企業工作,從事採購多年的鄭貝莉(Perine),從沒想過做手作人,「十年前因健康問題辭職休養,偶然去學天然手工梘,才知坊間的沐浴露有很多化學成分。用過後皮膚變得滋補;用來洗頭,連髮質亦大有改善。」她沒想太多,只一味做來送人:「不懂計算成本,也不會定價,想分享手工梘的好處,朋友讚賞就很有滿足感。」 

「簡梘」的手造梘中間有一個洞,可穿起掛上,方便用家掛於洗手間。手造梘以不同植物油混合礦物泥、草藥粉等,主要採用未經精製的油脂,並以低溫製造。

這倒像不少年輕人誤打誤撞創業的故事。但不同的是,當時她已進入不惑之齡,身邊亦有位熟稔品牌設計的丈夫鮑國偉(Ronnie)幫忙,「有天我想拿手工梘去賣,改了『簡梘』這名字後,Ronnie建議認真做好產品設計及外形 —— 在梘中間做一個洞,可用繩子穿起掛在洗手間,既有型又不用肥皂盒。」獨特的巧思與外形,後來成為「簡梘」招牌作:「至今許多客人仍憑着這件梘來記住我們。」Ronnie滿意地笑說。

2012年6月,「簡梘」正式推出,成份全天然,產品包括手工梘、洗髮水、洗手液與潤唇膏等,當中以濕疹梘、活髮梘最為人熟識。品牌形象鮮明,夫婦倆又有豐富品牌設計經驗,是否從此一帆風順?

有機潤唇膏用上有機橄欖油、有機月見草油,本地蜂蜡及英國有機精油等來造,是能讓人安心吃進肚的護膚品。

 

靠手作市集廣為人知 

「當然不是!從前不流行網購,社交媒體like的人也沒幾個。」Perine當時沮喪得差點想結束品牌。

一年後「簡梘」參與手作市集,一次初試啼聲,把她從懸崖邊拉回來,「2013年首次參加,認識很多檔主與客人,明白需要面對面跟人分享理念及用法;更了解到市集既可宣傳,也帶來機會。」 

跑市集的幾年間,二人得出一套市集的生存之道,Ronnie指:「要有好的陳列,陳列架物料要符合品牌形象,例如我們用的木架感覺天然,都由自己設計的,其他人抄不來。擺放哪些產品吸引人、如何配合市集主題等,全要思考及預備。」甚至市集用的枱布,Perine都親手縫製;就像一個演說家去不同地方演講,事前因應聽眾背景與喜好做足資料搜集,抵達後就能很快定下心神,充滿信心地分享。 

「簡梘」迅速成長,為人認識,開始設立網店,有店舖邀請寄賣,也與中醫、香港貿發局等合作;品牌更獲SGS測試(國際公認之檢驗、鑒定、測試與認證機構)及香港設計委員會的 D-Mark 認證。 

但這雙「市集達人」坦言曾有不少慘痛經歷 

每次擺市集,二人都帶上自己設計的陳列架、枱布及符合市集主題的產品。不消半小時已擺好貨品開檔。

 

冀與年輕手作人品牌同行

「去過不少租金貴、流程混亂、人流極少,又或主題不符合我們的市集,蝕過很多租金。」Perine指小品牌跑市集是點滴經營,從沒一炮而紅的神話;經營方面,「簡梘」亦沒能帶來極大盈利,主要收入來自丈夫的設計工作。二人開始想到跟同業分享經驗,「讓大家少走冤枉路,本地手作及文創界才能更蓬勃,即『做大個餅』。」

2016年,二人在非牟利的青少年服務機構「突破」旗下的Trial and Error Lab, Trial Academy開設「小型品牌形象及營銷技巧提升」、「提升銷售的陳列竅門」、「品牌包裝設計入門」等課程。Ronnie有多年品牌設計及培訓經驗,Perine則具視覺營銷與市集前線心得,二人就能像醫師般為學生的初創品牌把脈  

近年見證年輕人創立手作工藝品牌,Perine評價是:「他們創造力強,很聰明,稍微提點已能作出很好的調整。當然有些很有個性,未必一下子接受意見;但沒主見也是壞事。」Ronnie舉例說,若只追隨模仿坊間流行的產品,那麼品牌只能像燒煙花,日難有發展。」 做人跟經營品牌一樣,找到自己的位置,並有長遠計劃,才能走得更遠

所謂教學相長,他們在年輕人身上同樣獲益匪淺:「我以前不會用粉色做設計。但看到學生用色的創意與大膽,我們早前跟卡通品牌合作時,就嘗試做些粉色又可愛的產品;突破固有做法後,效果與反應竟不錯。」Ronnie說罷露出孩子氣的笑容。

可是談到翻來覆去的疫情令這年的手作市集大多取消,有讓本土手作及文創界別的經營者更難走嗎?他收起笑意道:「絕對是。但我們經歷過金融海嘯與風暴,還有2003年SARS,還是生存下來了。此刻可做的,只有靜觀其變,趁機改進品牌,專注研發新產品。 

行過風浪的人,把落地的自身經驗跟後輩分享,又是一種胸襟。二人由衷地說:「疫情一過,機會就留給有準備的人。 

課程中,實踐市集陳列技巧是課程重點。(圖:Janet Wong)

 

學生:學懂從客人角度思考 
 Pauline是 RonniePerine去年的學生,經營花藝首飾手作品牌Pozzimade,由品牌卡片、包裝、陳列至擺市集等,二人都會仔細跟她檢討,「課程令我明白做品牌不只求自己開心,更要從客人視角來看品牌形象以至作品陳列,並要尋找貼近品牌需要的實踐方法。跟據老師的意見調整後,客人反應與生意額都有改善,方明白這些知識很重要。」 課程完結時,Pauline更有機會在Trial and Error Lab成果展的手作市集擺檔(圖)。

更多歷屆學生分享在這裏

 

*課程推介*
如果你是一手一腳建立文創品牌,想品牌進步卻無從入手,立即報名參加由Ronnie和Perine任教的「小型品牌形象及營銷技巧提升」課程,建立品牌獨特性!

課程已經第5屆舉辦,名額有限,立即點我了解更多!

 

 

相關文章:

文創先行者專題」是什麼?

走訪文創界別的先行者,把他們創立品牌的Trial and Error Lab一一剖析,以此激勵彼此,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