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計劃實用指南 ︳ 二千日實驗報告,說盡赤子試錯故事
【新書推介】 Text / GI Photo / Andy Wong
社會邁向復常,誰都想為未來尋找新路。假設城市的「明天」、「將來」就是年輕人,那要為他們舖一條怎樣的出路?上月一本關於青年同行計劃的記錄《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出版,滿載年輕人試錯的真實故事,同時是一本青年工作者實用指南,作者直指:「七年間不斷重複試錯,與青年經歷了種種嘗試與探索,有成功有失敗。的確心很累,卻發現了推動人夠膽做新嘗試的原則。」或許這書就是給年輕人的指示牌?
實用指南字字有血有肉
本港青年的困境不一而足,對職業及升學前景信心不足之外,據嶺南大學於今年三月發佈的調查指,四成年輕受訪者自認在職貧窮;感到生活成本以至人生目標遙不可及更大有人在。當青年都被建議到大灣區發展時,還有其他出路嗎?
有!作者王育娟於2016年與同事發起Trial and Error Lab(下稱Lab),以共享工作空間及職志指導等形式與青年手作工藝師同行,尋找非主流職志出路。她把二千多日的經歷記錄,包括起源、實戰、困難、檢視及真實個案等,她坦言:「相比一般作者,我更像一位『史官』,把Lab的人和事寫整理,作出觀察與總結。當中沒甚麼大道理,或極高的社會公共性,只希望把實驗結果分享,鼓勵更多人夠膽試新東西,少走一點冤枉路。」
此書文筆妙趣,讀著像棟篤笑,滿有作者曾任DJ的個人風格,就像偷窺一位青年工作者的日記。而跟坊間多說KPI、成功個案的主旋律不同,她特意記錄多位曾參與計劃的年輕手作工藝師看似「兜路」的故事——像有畫師進入Lab後發現自己擅長做金工,卻因接多了訂單而漸失創作靈感,最後毅然放下一切出國進修藝術。書中有血有肉的故事不勝枚舉,作者身為同行者,深深感受到:「這是error嗎?我不知道。但若然Error能為年輕人打開從未預期的大門,找到新出路,也總算是值得嘗試吧?」
推動人前進的幾個原則
作者更「自揭瘡疤」,把難於啟齒的衝突都一五一十寫下。跟年輕人曾有展覽及媒體分配等安排的誤會,並收到他們的千字文;即便真的是溝通誤會,卻難以證明對錯,那要如何辯釋?她與同事嘗試虛心承認無法解決所有難題,選擇承擔與接納:「與他們面對面傾談,談到夜深,大家哭了,彼此都相信對方不是那種人,只是中間存在誤會,又一直收藏心中,所以坦誠很重要。」作者沒以計劃創辦者或成年人身分跟青年同行,或者都是給我們每個「大人」的啟示。
尾聲作者總結推動人敢於嘗試的三個元素——空間、指導及群體。空間不單是給年輕人使用實體工作間創作及休息;也是心靈空間,給他們試錯與撞板。同時亦重新定義指導:「我們從不強迫對方遵從,而是分享自己的經驗,默默陪伴。」至於群體,則是透過生活,如吃喝、共事、到市集擺檔或去嘗試學院上課等,營造刺激創意與成長的氛圍。
讀過此書,不期然思索城市的青年發展藍圖;在耗資千萬、堂而皇之的方案以外;或者更需要社區化整為零的小計劃,謙卑與青年作伴,攜手尋找主流以外的出路,荒土才會漸被開墾。
《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
Trial and Error Lab的開始,來自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地方容讓年輕人嘗試一些計劃,將會出現什麼新可能?」 團隊從以往採訪的經歷,見證了很多年輕人礙於土地問題,無法一展所長,嘗試籌劃一個容讓嘗試與犯錯的共享工作空間。沒有相關經驗的他們,決意從零開始,藉著拜訪先行者、求問關鍵人物、申請資助,再進行一百五十日的實驗,一步一步開展計劃。就是這樣,Trial and Error Lab正式成立。Lab Fellow逐一進駐,轉眼過了二千多日。這段日子,不只是Lab Fellow反覆試錯,也是Lab的學習過程。這是一班人嘗試、犯錯,再嘗試的紀錄,不浪漫,但極真實。 《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購書詳情在此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