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系列:繪本創作研習班

研習班簡介

【繪本,是給所有人的禮物】 

繪本,不是給孩子讀的嗎?對象都是家長、老師、文字或藝術工作者,是嗎?

不,繪本是一本不單靠文字,也不單用圖畫的神奇書本。它以童趣或幽默的眼光,帶人重新審視世界;並透過淺白的文字與圖畫,就能溫暖心靈,觸碰生命。

誰都可以被繪本感動。

你也想製作一本感動自己與每一個人的繪本嗎?來把心中的故事化成繪本,成為自己與所有人的禮物。Trial and Error Lab再次請來繪本作家貓珊(袁明珊)教授舉辦繪本研習班。她曾跟日本繪本大師田島征三學藝,並到劍橋大學修讀兒童文學,著有個人繪本及地圖畫集;擅長以畫作及詩作,把時代、動物及生命作記錄。

貓珊明言,來學的人,不需精於繪畫及寫作,只要很想創作,不斷嘗試,就能有自己的繪本。這人,會是你嗎?

研習目標

學習基本繪本及講故事理論,了解創作繪本及故事的思考流程,以及故事主角及情節的創造方法等。導師會以導修形式,指導每位學員完成及演繹所創作的繪本。作品將於2021年8月Trial and Error Lab的公眾活動中展出。

研習方法
  1. 課堂授課—— 繪本及圖畫書經典理論分享。
  2. 工作坊 —— 堂上練習,即時感受故事的力量。
  3. 技巧分享 —— 體驗演釋故事的精彩與觸動。
  4. 珍藏交流—— 導師把心愛的繪本一一分享。
  5. 小組研習 —— 分組創作繪本,互相觀摩,刺激學習。
研習對象

對象:有意創作繪本、想認識更多有關繪本、繪本愛好者(只要不怕畫畫交流,即使不是專業畫師,同樣歡迎啊!)

研習班資料
上課日期2021年2月17日、3月3日、17日、31日、4月14日、5月5日、6月9日(三)
上課時間7:30pm-9:30pm
堂數7
名額 15人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 (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樓)
費用 $1,800
截止報名日期2021年2月10日(三)
疫情安排Trial Academy將持續觀察疫情,課堂將因應疫情的狀態以及政府公佈的限聚令安排,有機會改為網上授課,Trial Academy會於開課7日前透過電郵發出通知,敬請留意。
報名連結

https://form.breakthrough.org.hk/form/TA00_2021-second_A

導師簡介

貓珊(袁明珊 )|繪本作家、畫家

於英國劍橋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主修兒童文學。現為全職繪本作家及畫家,經常繪製大型社區地圖。相信以圖畫及文字,能夠紀錄及分享有意思的訊息。於2014年創辦樹木保育專頁「親愛的樹」;出版著作包括《獅子山下的黃大獅》、《夏慤佔領圖》、《最後的告別》、《iDiscover Hong Kong Guide》、《Deserve》及《小虎妹形象工作室》(日)。曾多次於香港及海外參與展覽,2019年並於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中的田島征三繪本美術館進行個人展覽。


繪本創成展:新手作者為孩子描繪溫暖繪本

繪本創成展@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新手作者為孩子描繪溫暖繪本


【為城市研習一件事專題】     Text /Gi       Photo /Andy +  Becky

每天,新聞消息日覆一日地荒誕;即使我們是否別人的父母、師長抑或長輩;總會痛心年輕孩子,在不正常的世界所受的苦楚,而心生內疚。

台灣兒童文學工作者、小大讀書會創辦人林真美老師曾說,「我們必須先捐棄掉屬於成人世界的那些既有成見和方式,然後,去重拾人原有的敏銳感覺,才有可能漸次看到那個在綺麗中,企圖顛覆成人目的,特意呵愛小孩的繪本世界。」

或者,當成年人習慣以理性思維,直面世界的苦難時,繪本可以成為大人與孩子以外的「第三隻眼睛」,以童心童語透視人性深層未被污染的價值觀?

貓珊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兒童碩士,希望把好的繪本創作帶來香港,今年初就開班教授繪本創作。

 

繪本帶來盼望亮光

著名繪本作家、插畫家貓珊(袁明珊),是如此相信。「一本好的童書,能夠感動人,帶來盼望與思考。」深受日本繪本大師田島征三有關社會議題的繪本影響,她立志要用繪本把心底相信的美善描繪,讓大人小孩閱讀更多好的繪本,貓珊2011年到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兒童文學碩士。

畢業後,貓珊專注繪製融入本土元素與生命價值的繪本。像她在2018年版的《最後的告別》,就把孩子以至成年人難以理解的死亡,透過繪畫小老虎與媽媽,在中環橫街雜巷的老社區中,為爸爸準備喪禮的過程,淡淡地探討生死議題。

然而,她並未停步,今年初在嘗試學院Trial Academy繪本創作研習班」開班教授繪本創作,「香港需要有更多繪本作者。愈多不同風格的繪本,就會有愈多不同的孩子閱讀,讓繪本的主題更廣闊,讓更多孩子明白世界本是美好。」她更希望驗証心中的想法 —— 不一定要畫家或作者才能創作繪本,只要有一顆童心,人人都可製作繪本。

那麼,這個繪本創作班,最後來了什麼樣子的人?

嘗試學院Trial Academy「繪本創作研習班」,同學們在疫情下堅持學習。

 

屬於本土的九本繪本誕生

「每一個都是天生的繪本作者!」貓珊咪起雙眼笑說。多名學生中,有文職、社福界、插畫師、手作工藝師等;未曾受過繪畫訓練的,大有人在:「但他們顯然都已有心中想說的故事,我只是輔助他們而已。」

橫跨幾波疫情,經歷逾半年的課程,貓珊在斷斷斷續的課堂中,把繪畫、撰文、顏色運用、印刷等心得傾囊相授;因為疫症肆虐,最後階段同學都只能各自創作,但幾經艱苦,九本繪本終在今年十月誕生。綜觀眾多繪本,有技巧成熟的印刷書,也有青澀的手製本;但全都符合繪本的製作原則,有嚴謹結構、彩色繪圖、完整封面封底;普遍有20多頁,有些更長達60頁,「同學的繪本全都超乎我的想像 —— 實在太精彩了。」

不懂繪畫的同學,想到紙膠帶拼貼成28頁的繪本;或是全港首創。

九本作品涉獵的主題甚廣,有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死亡議題;有對自由與選擇的叩問;也有少數族裔眼中的本土社區生活風景,更有勇敢面對困難的堅毅。

其中有幾位同學,不會用電腦繪圖,那他們如何克服呢?一位就用木顏色畫出童稚般的畫作,畫風十分可愛;而另一人更用不同顏色圖案的紙膠帶製畫,」如台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黃春明的撕貼畫般,以五顏六色的紙膠帶,拼貼出多幅西貢麥理浩徑的風景;該同學構思好故事及Story broad後,花上一個多月拼貼成28頁的繪本,「教過這班同學,我更相信繪本並不是美麗的畫集;他們的製作都擁有單純的童心與巧思,就是最好的繪本。」

當來你來到突破書廊,看這小小的繪本展覽,親身閱讀這九本繪本,定會感受到一羣新手作者,在這個似是扭曲的世界,依然用盡全力,把心中相信的價值觀記下來,定意為孩子帶來感動與溫暖。展期由即日起至11月8日。

在突破書廊舉行的「繪本創成展 @ Tial and Error Fest」,提供了舒適安靜的環境,讓讀者放下煩瑣,安靜投進繪本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出繪本簡介*

《行山看風景》文圖:Terrence Chan @HKMT

四隻小動物相約到西貢麥理浩徑遠足,沿途雖然都在一起,但大家的步伐、欣賞到的景色、感覺的涼風卻完全不一樣。同一樣的事物,每個人感受與看到的東西都不盡相同。即使大家都在香港行山,但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風景。此繪本全本以紙膠帶拼貼製作。

《小魔怪來襲!》圖文:黃希賢 @ Heiyinhoho

當朋友難過時,我們可以做什麼?遇上小魔怪突然來襲,操控呵呵的一舉一動,更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究竟呵呵與藍呵會怎樣與小魔怪相處?
作者以自身患上抑鬱症的經歷為藍本,創作繪本《小魔怪來襲!》,告訴小讀者陪伴和聆聽的力量,都比一切都強大。來一起學習理解和安慰憂傷的心靈,擁抱那些不能抹走的傷痕。

《一雙手》圖文:余依蒨 @Carriezantangle (圖上)

似是疫情下教人衛生知識的繪本。但其實這是關於照顧別人、自我照顧的繪本。創作意念源於作者一次深刻的體會:傳統觀念認為,我們要照顧別人,盡力幫忙;但假如我們自身未準備好,或根本沒能力照顧好自己時,又何來能力幫助別人呢?希望讀者閱讀後,明白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隔離外太空》圖文:B.Lue·偽文 (圖下)

地球病了,她也病了,染上武漢肺炎,去世並去了另一個星球。那麼死後的世界是怎樣的?有天堂、地獄嗎?原來死亡是離開熟悉的地球,身處神秘外太空,才記得地球孕育生命的美麗。
怎樣延續未來的希望?在於我們選擇珍惜及愛護眼前的事物,還是繼續放肆破壞。

《說星球的事》圖文:陳家曦 @Wusoul

Wusoul胡鬚由自己的小星球出發,找尋一個在夢中出現的人。故事講述他乘坐小樹葉,從自己的世界飄到其他星球的一段歷險旅程,進行一段沒有預訂、沒有行程,只是隨風而來、隨緣而走的旅程。他並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是哪兒,只等待小樹葉飄落地上,看看能否遇到那個人。他一直期待著陸的那天。卻不知自己悄然經歷了一次珍貴的成長過程。

《騎呢隊友智爺爺》圖文:葉子

動物遇到困難,一同經歷失意、碰壁,幸有智者好友從旁指點。認識自己的長處、短處後,各動物一步一步找到方向,走出困境,一個一個找到理想的工作。當中嘗到的不單是友情,還有無私的支持,守望同行,勇敢邁步向前。一羣表情的豐富動物,表面在搵工,其實是尋回自我。

《你看見嗎?》圖文:徐痴筋

「兒子,你快來看!」
「爸爸,走慢點吧!我褲子快掉下了。」
離開香港前,少數族裔爸爸帶兒子回到小時候居住的社區。
回憶,遊賞,道別。
一急一慢,一個回味過去,一個幻想未來。
至於眼前擦身的互動,微妙的差異,你又看見嗎?

風琴式的 fold out book ,像清明上河圖般,能拉出很長的街景。

《籠中鳥》圖文:李婉嫻

嵐嵐住在安舒區,無憂無慮不愁食住,只要聽教聽話,甚麼也不缺,卻困在籠內。
悠悠住在山野間,生活無常,今天不知明日事,卻享勞碌得來之樂,在天空自由飛翔。
若要離開牢困日子,唯有不放棄,努力堅持,走過艱難,才能自由翱翔天際。

《我都有表情符號》圖文:Dr. Dawning Leung

每個人也有情緒,也有自己的表情符號。這繪本協助小孩認識不同的情緒,並鼓勵他們製作屬於自己的表情符號,藉此提升小孩的表達能力。為了增強小讀者的多感官閱讀能力,使用了特製的觸感物料來繪圖,讓大家可以體驗到「觸得到的表情」。

 

試學院Trial Academy繪本創作研習班」,師生將於Trial and Error Festival 舉行繪本展,歡迎到場參觀。詳情請看這裏


繪本創成展 @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日期:2020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
時間:12:30pm-6:30pm
地點: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地下突破書廊
書廊開放時間或受環境因素有所變動,如有疑問請到inbox查詢)

 

相關文章:

畫家貓珊:從繪本尋索盼望,在不尋常逆境中保持童心

「嘗試學院研習班」是什麼?

此系列可視作文創設計者(其實是任何人)的特殊興趣班,精選各種有深度、有內涵、有姿勢又有實際的題目,並不限於文創領域的學習,讓參與者能離開自己熟悉的範疇培養創意。透過研習的模式,帶來更有深度的學習和體驗,發展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從中獲益。詳細課程介紹請看這裡


畫家貓珊:從繪本尋索盼望,在不尋常逆境中保持童心

畫家貓珊:
從繪本尋索盼望,在不尋常逆境中保持童心


【為城市研習一件事專題】     Text /Gi       Photo /Andy          

貓珊(袁明珊)為全職繪本作家及畫家;深信以圖畫及文字,能記錄及分享有意思的訊息。

初次跟繪本作家貓珊(袁明珊)見面,她總是咪起雙眼,像孩子般笑着談着。彷彿在哪裡看過這笑臉 —— 不就是她筆下的動物與人兒,都有着這童心的笑臉嗎?初秋的某天,我們選擇在近郊見面;她的笑聲、畫作、文字與帶來的繪本,在微風中帶來熱度。

原本從事建築保育的貓珊,深信即使身處逆境,繪本仍能為人帶來希望和溫暖,於是不問原由投進繪本創作的行列。

 

本業建築保育,以繪畫為志業 

看貓珊的畫,就像清明上河圖般細緻,不論是舊作《夏慤佔領圖》還是近年出版的繪本《最後的告別》,以木顏色與蠟筆,把建築物的窗框與人影等,以極幼細卻又童趣的筆觸記下,令死亡、社會運動等冷冰冰的議題添上溫度。

這都與她的專業出身有關。

「我從小愛藝術和繪畫,大學時修讀建築,想這科必能結合喜歡的事。」貓珊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建築保育,「不只做學術研究,過程中會從歷史尋找建築與地區的歷史和故事。做過的項目有祠堂、殖民地時期建築等。」當時她已很有興趣尋找建築物與人之間溫度,「很多社區建築歷史,不就是香港故事嗎?我會把這些用文字與畫記錄,成為保育項目中保留與復修的考量。」細微的觀察,幼細的畫功,就是由這幾年的訓練而來。

工餘時貓珊繼續作畫,把地方、動物與人用畫筆及文字下。是什麼讓她那麼喜歡童趣的畫風,而且不能停止創作的慾望?

「我小時候因阿姨在兒童出版社工作,什麼童書也看。中學時已試畫繪本,畫的都是夢想,很傻呢!」她以童真的笑容,腼腆地說。

直至大學畢業,她到日本新潟縣「鉢與田島征三‧繪本與樹木果實的美術館」實習 ,「田島征三是日本的繪本大師,出版過七十多本兒童繪本,多與社會議題有關。他能把複雜的事情如都市化,又或勇氣等,用溫暖、粗礦而自由的畫風,向兒童甚至成年人用故事去說清楚。」

深受田島征三影響,她決定帶着對繪本的熱情與夢想,認真地學習創作。

曾到跟日本繪本大師田島征三(右)學藝一年。圖左的貓珊去年更於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中的田島征三繪本美術館進行個人展覽。(圖:受訪者)

 

赴劍橋修讀兒童文學,投進夢想的繪本創作 

於是,2011年貓珊跑到劍橋大學修讀兒童文學碩士。 「當我自以為已看過很多童書,上課後接觸不同國家的同學和童書,才明白兒童文學的世界很大。」她更了解到,原來要寫一個單純的故事並不容易:「不少童書都過於說教,又或過多文字。甚至有出版商把賺錢的系列出完又出。」在香港這高速社會,或者連童書都要講求效能。「其實一本好的童書,能夠感動人,帶來盼望與思考已經足夠。」

貓珊畢業後,回港決意要把心中的好童書帶給香港人,並選擇從繪本入手。經過幾年的嘗試與練習,畫作獲得多次刊登機會;其個人作品《最後的告別》於2018年出版,是以死亡為題的繪本。主角是一頭很愛爸爸的小老虎的港孩,但爸爸早逝。

「從那一天開始,窗邊再也等不到下班的爸爸。  
爸爸再也沒有帶著雞蛋仔回來。  
爸爸……再也不回來了。」  

聽着貓珊以童稚的聲音朗讀,再看看畫中沒有眼淚、在窗邊發呆的小老虎,自是心頭一顫。「死亡是難以向孩子啓齒的事,更何況大人也未必能夠過渡。創作以死亡為題的繪本,只希望讓大人與小孩都得安慰。」繪本出版後,一位婆婆托女兒帶來一張夠買一百本《最後的告別》的支票給出版社,但她只拿走一本,要把其餘的送到喪親兒童手上。  「這正是我畫繪本的初心,能感動人,也能令人思考平時不敢去想的事情。」

讓人從繪本得到療癒,的確是貓珊創作的動力。如今她是全職畫家與繪本作家,致力推動繪本創作與教育。「很多人以為有圖和字就是繪本,其實不然。真正的繪本有嚴謹結構,文字在千字內,文和圖分別做不同的工作;不只是圖畫去裝飾文字,又或文字成為圖畫解說。繪本有很多細節,像每頁圖畫的大小、背景用色,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心情等。」

貓珊在《最後的告別》 ,繪畫了香港的風景,盼望成為香港人的生死教育繪本。繪本跟贐明會合作,由綠腳丫策劃,木棉樹於2018年出版。

 

 

繪本並不需要圖畫美麗,誰都可以投身創作

今年初,貓珊在Trial Acadmey開班教授繪本創作,因她認為香港需要有更多繪本作者:「一般主流出版的童書有很多商業考慮, 看的是銷路與圖畫是否美麗。但孩子的喜好是什麼呢?」對,大人喜歡的,代表孩子也喜歡嗎?

「既然不同風格的繪本,都會有不同的孩子愛讀,那麼就應該有更多人一起創作,讓繪本的閱讀世界更廣闊。」她更希望告訴大家一件事 —— 不一定要畫家或作者才能創作繪本:「我覺得最美的繪本是由不懂畫畫的人,就是小朋友來畫的!」她認為不論所有人 ,什麼背景也可投身創作:「如果你心目中已經有一個故事,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畫下心中的畫面, 再用文字補充 ;然後慢慢構思用色及畫法。我的經驗是,創作只用一成時間,但資料搜集和預備工夫就用上九成時間。過程並不容易,但絕對可將勤補拙。」

貓珊再發揮她的幽默:「畫什麼也不緊要,說成風格就可, 或者會因此成名呢!像田島征三和左野洋子,畫風都很奇特,但這就是他們的風格。」  不如就來一起去跟她讀繪本創作課程,嘗試發掘繪本的可能性。「繪本並不是美麗的畫集;只要擁有單純的童心,帶來感動與溫暖,就是好的繪本。」她咪起雙眼,像孩子一樣由衷地道。

貓珊指導一班同學,在疫情下完成多本繪本,已於佐敦突破書廊展出,展期至11月8日。

 

貓珊任教的嘗試學院Trial Academy繪本創作研習班」,師生已於Trial and Error Fest 舉行繪本展,歡迎到場參觀。詳情請看這裏

繪本創成展 @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日期:2020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突破中心地下突破書廊)
時間:12:30pm-6:30pm
地點: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地下及1樓
(書廊開放時間或受環境因素有所變動,如有疑問請到inbox查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貓珊推薦的繪本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繪者: 佐野洋子 譯者: 林真美 出版社:步步

貓珊:「這繪本不是走美麗路線,但故事卻令人極感動。究竟這貓為什麼會在活了一百萬次之後,決定不再活下去呢?那是孩子也能明白的原因。」

 

 

 

 

《不輸給雨》  繪者:山村浩二 譯者: 亞瑟‧比納德, 林真美 出版社:玉山社

貓珊:「很多好的繪本也來自詩歌。像日本這首五十年前的詩,近年有人畫成繪本,鼓勵大家在困難中振作。」

 

 

 

 

 

 

 

 

《大佛運動會》繪者: 中川學 作者:苅田澄子 譯者:黃惠綺 出版社:小光點

貓珊:「童書不一定要文以載道 。這繪本保描述不同的大佛參加運動,參加每一種 項目也根據他們的性情而行。像投球比賽,千手觀音不用很努力就贏了,巨型大佛因為坐了幾千年,所以一動就腳痺。這書沒特別意思,但內容真的很富想像力。」

 

 

 

 

 

 

《和平是什麼》作繪者:濱田桂子  出版社:木棉樹

貓珊:「這是日本、韓國與中國一起出版的,最近香港將翻譯成中文出版。 說的是什麼是和平?在幾個國

家的衝突中,在不同的世界,誰可以成為朋友?在這動盪的時間,大人更不要忘了和孩子談真、善、美。」

「嘗試學院研習班」是什麼?

此系列可視作文創設計者(其實是任何人)的特殊興趣班,精選各種有深度、有內涵、有姿勢又有實際的題目,並不限於文創領域的學習,讓參與者能離開自己熟悉的範疇培養創意。透過研習的模式,帶來更有深度的學習和體驗,發展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從中獲益。詳細課程介紹請看這裡


十月勁打風響警號:插畫師以微縮畫喚起全球暖化關注

十月勁打風響警號:插畫師以微縮畫喚起全球暖化關注


【為城市做一件事專題】     Text / Gi       Photo / Andy & 受訪者     Design/ Mandy

如果維港水位上升,會展沉進海底,要怎麼辦?

西洋書法及插畫家Mandy Chan(陳綺雯),全職教授西洋書法及水彩,並創立品牌「Mstandforc」售賣手繪賀卡及文創產品為生,盼以手寫書法的溫度,為人送上溫暖祝福;但大學時修讀環保政策社會科學的她,心願更是能學以致用,用藝術喚醒大眾關注環境污染;而她尤其關注全球暖化問題,決定在十月進行一項「實驗」,去回應她心中的問題。

 

 

描繪末日的水中畫像

別以為全球暖化問題只影響北極熊,近年的科學研究就顯示,氣候變遷已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至2050年,許多沿海重要城市如曼谷、胡志明市、上海及孟買等都可能被淹沒,全球沿海城市受影響人數將會超過1.5億。」Mandy很擔憂訴全球暖化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當大學同學畢業後做環保政策研究或倡議,以減緩全球暖化速度,她則思考如何為此盡一份力:「我想嘗試用藝術來做環保教育,但不知如何入手。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人口膨脹對資源需求上升,環境污染愈來愈嚴重,再不動手就太遲了。」

舉行過不少個人畫展的Mandy,花上大半年把搜集的資料和報告,構思用圖畫表達複雜的數據;籌備多時,她終以「末日的沒頂」為題材,用三厘米彩微縮畫,繪畫多個著名國際大都市逐漸沉沒海底的景象。她更把畫展命名為「末頂」,把末日香港、孟買等城市沉沒海底的景象巨象化

懂潛水的朋友,或能想像水中廢墟的荒涼;但Mandy更希望一般人也能明白「末日」、「沒頂」的危機:「我想嘗試以此具體地呈現全球暖化問題,讓人想像自己居住的地方,終有沉沒的一天。是故我筆下的著名高樓大廈、地標沒入深海,並不是要嚇人,而是希望讓人一目了然,明白誰都不能把全球暖化置身事外。」

《末頂》Water Town

 

 

阻止末日並不止看張畫

當低窪城市因全球暖化而被水沒頂,意味經濟命脈中斷時,Mandy指出解決方法有許多:「一般人認為遷都、移走居民就可解決危機等,但人的情感呢?歷史建築呢?動物棲息地呢?這些就如墳墓般,只能永埋水底。」

別說那麼遠,香港近年已受盡全球暖化帶來的極端天氣影響,「像2018年颱風山竹,就讓大澳及杏花邨差點被洪水浸沒。」想起不久前的新聞畫面,再憶起電影中被水淹沒的三峽古城;原來危難真的不遠矣。

若說到要為全球暖化做些什麼,Mandy認為別輕看個人的微小力量:「雖說減少碳排放、源頭減廢、自備外賣盒等都是老生常談;但近年就有科學家發現北極的臭氧的破洞居然逐漸縮小了。要相信每人踏出一步,即使環境多不正常,還是能帶來正面影響。」

正如畫中熟識的城市,要麼被冰般湛藍的海水淹沒,要麼仍被黃金般和煦的陽光照耀,還是可以選擇,只要我們願意改變。

《末頂》Water Town

 

此展覽Trial and Error Lab舉辦的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不正常__ __研究所」其中活動,每年Trial and Error Lab 計劃參加者(稱「實驗室伙伴」)都會以大型展覽展示年輕人的試錯成果。過去一屆共有16位實驗室伙伴,包括Mandy在內,當中7位會以展覽形式呈現過去一年的成長與創作,以「如常創作」去回應不尋常的環境,透過其作品表達對不同議題的關注。詳情請看:shorturl.at/jktL1

《末頂》Water Town

@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不正常__ __研究所」

展覽日期:10月5日至11月1日
開放時間:上午8:00至晚上8:00
地點:九龍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地下
活動專頁:www.facebook.com/events/358051608581743/

 

相關文章:

現代寫字妹,揮筆寫下人生新頁。Mstandforc

左撇子書法家 @ Mstandforc

「另類職志專題」是什麼?

我們嘗試開展以多媒體形式,帶大家走入非主流的職志世界,了解Trial and Error Lab當中的實驗室伙伴,他們不同的職業和工藝故事。


Luna Is A Bep:讀嗰科唔做嗰行好Error?唔明白自己先最錯!

Luna Is A Bep:讀嗰科唔做嗰行好Error?唔明白自己先最錯!


【Error Friday】     Text / Gi       Photo / Gina + 受訪者

人生隨心而行,是否就代表充滿失誤?獨立音樂人Luna is a Bep就自詡是一名「Error之女」,入錯科、著錯衫、返錯工,但她最後發現,有時錯有錯著,才能明白真正的自己更多。

在早前「錯誤星期五Error Friday」,Luna is a Bep 就分享她人生一個個又喊又笑的Error,全是值得回味的經驗,並不浪費。

「我個名都已經是一個Error。我本想叫自己『Beep』,但串漏了一個字……」Luna笑稱人生充滿不同Error。

 

Error 1:當活潑的人,進入文靜的學系

人們總對各科學生充滿刻板印象:如社工系充滿愛心,數學系頭腦清晰;那麼中文系,就一定愛好中國文學詩辭歌賦?Luna Is A Bep(下稱Luna)聽罷大笑,「其實我中學時絕少閱讀,不知為何在DSE考到5星星,或許純粹文句通順又夠勤力吧!」如此她就「不小心」進入中大中文系。

入學後,她發現同學跟她的確有點分別:「中文系的人外觀跟一般大學生無異,但我覺得同學有兩大特點,一是比較文靜,二是都愛閱讀,連Facebook帖文都寫得一手好文。」她用《紅樓夢》中的情節形容自己,「像進入大觀園,所有東西都是新鮮的,原來世上有那麼多好書,有那麼多有趣的歷史與人文風景,」她笑得尷尬:「我真是有『負』中文系的,之前成績還是一般般,音韻學讀得特別差,大學四年級才算開竅,開始看書。」

而Luna感到最Error是,她深知自己性情活潑;但首三年的中文系生涯,卻把這個自己收藏,變得沉默寡言:「直到後來參加Dan So(舞蹈學會),我未必跳得最好,卻找到一羣令我很開心、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她曾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典型的中文系女生,「原來我很喜歡表演,藉着跳舞才找回真我。」

疫情好Error?Luna於是寫了《我想行開下》,幫自己與大家發泄吓。(網絡圖片)

 

Error 2:當隨意的人,不去計劃人生

中文系畢業生給人另一刻板印象,是必定進修教育文憑(PGDE),從事語文教育工作。據毫不科學的調查發現,該學系九成同學畢業後皆循此出路。

「昨天,我賣身給學業……而明天,我將嫁身於生計。」張愛玲如是說。Luna未必完全認同,但她的確不想為了謀生,而把活潑的個性隱沒,「我很享受課餘補習,跟小朋友讀書成長,」但當教師即使薪高糧準,「我想像不了教書時那個自己,說話正經、衣飾大方得體;而且責任太大了,我很擔心誤人子弟。」

她的個性,更體現在未來規劃。「有些同系同學很會為自己打算,二年級已跟老師商量未來要在哲學碩士(M. Phil)的研究題目,又或為做教師鋪路而考語文基準試。

她拉長尾音說:「但我一直Hea到四年級,唔知呀~

她只隨意做些兼職,當過接待員、補習老師,「最深刻是做餐廳侍應,要站足全日,沒人跟自己談天,有order就㩒掣;常常要開cashier數錢,開完又關上,關完又開返(大笑)!站很久才過一分鐘,時間好難過。」當時她覺得沒可能一直如此,「但我每一步卻不知道將來想點。」

她於是想到用「剔除法」擇業:「不一定要『實的的』規定將來做什麼職業吧?試過不同職業,才能理解自己不喜歡什麼工作。」的確太快為未來定調,把可能的大門關上,回頭來看,才是最大的Error呢!

那麼最後 Luna 畢業後從事何業?後來又為何會當上Rapper?

創作讓Luna走上舞台,以演唱分享所思所想,是她最享受的時刻。(圖:Luna Is A Bep Facebook)

 

Error 3:遇上對的鼓勵,不害羞去發表作品

大學畢業,媽媽介紹Luna去當PR,主力籌辦活動、推廣美容品牌,「朋友說我那麼外向,一定很適合啦!」其實她坦言並不了解PR的實際職責,「因為阿媽已經『煮到埋嚟』,我不用再煩惱找工作,那就先做吧。」

聽來這個入行經歷真的很錯誤。入職後性情愈見抑鬱,已是最大印證。「人人都教我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但我需要這些嗎?為什麼沒人重視我的感受?」她不解地問。

更重要是,她發現失去了自己:「 PR 這工作需要很體面,形象得體,這並不是我;我開始不知道自己在追逐什麼,有時更常忍不住進洗手間哭泣。」最後決定辭職,她深信是職涯中最正確的決定:「人們說我做大半年就離職,履歷表不好看啊,但我真的不想再Error下去。」

幸好,這時候生命中出現了一個貴人:「那是現在的男朋友,他說我那麼喜歡說四字成語,又常自創押韻句子,可以試試寫Rap歌。」她笑言男朋友把她看高了:「我那時還不知Rap是什麼呀!」

在男朋友的引導下,2018年初,她嘗試把心裡有趣的想法,寫成Rap歌詞,「我真的亂來的,由零開始,不懂作曲就買現成的beat,沒錢買器材就用手機錄音。男朋友開始給我介紹很好的音樂人合作,而弟弟看我愈來愈投入,也竟儲錢送了一套器材給我,很感動呀!」當她認真做一件喜歡的事,宇宙的力量也來施以幫助。同時,她也找到一份編輯工作,「可以穿Hea衫返工,又可以天天以我喜歡的文字來養活自己,很好啊!」

如此,她一直寫歌,一直發表,把心中的想法以筆記本記錄,用作寫歌的養份;如巴金所言:「我之所以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她大表認同:「能夠當上Rapper,我想是因為有渠道抒發情感,把生活累積的感覺,以文字與音樂跟人分享,才能寫下《我想行開下》、《收成期》、《#麻甩系》等描寫生活的作品。」她回憶大學時在Dan So的經驗:「我自小很有表演慾,喜歡講嘢、扮嘢、搞笑、跳舞,如此鬱結才得釋放;這跟在台上Rap歌同出一轍。」

這晚,Luna多次以慚愧的語氣說「我有負中文系」,但若沒有如此經歷,她就不會知道,原來自己與中文的距離並不遙遠:「至今我的文字仍不算很好,但當我成為Rapper,學習創作,才明白文字與音樂,令我人生很有意義,」她頓了一頓:「創作令我走進重生的狀態,改變我的所有。」

或者,人生漫漫長路,做什麼工作並不重要;如Luna的經歷,明白真我,把心中的力量放到一個對的位置,那麼曾經錯過又如何?

這晚Live線上座談會,Luna妙語連珠,觀眾更不停發問問題,一小時分享不一會就過去了。

 

**下次Error Friday,請來Mil Mill 喵坊環保再生廁紙卷主理人Harold Yip分享!別錯過!

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一個大叔搞「香港製造」的Error@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日期:2020年10月16日(五) 
時間:8:30pm-9:30pm 
形式:Facebook Live 
費用:疫情關係,費用全免 
內容:Harold Yip將分享嘗試做一卷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的廁紙,所遇到的工作使命感、環保政策、廢紙回收以至「香港製造」的Error。

 

相關文章:

當眾人都以為區議員有求必應,是誰的Error?

黑暗中對話:笑着去營運社企,可能嗎?

陳偉霖:不過Error人生,就要找到自己的顏色

江記:破釜沉舟為本土動畫找新路!

共享房屋,香港人又諗錯哂?

開一間書店,是浪漫的錯誤?

尋找職志之旅,就是尋找生活之道

擁有得愈少物質,我們生活愈接近幸褔

從賣豆腐到做紮染 —— 懂得甚麼,就做甚麼

 


「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是什麼?

是Trial and Error Lab每季其中一個週五搞的公眾活動。透過不同背景、技能的「搞錯過來人」,分享自己又笑又喊的撞板故事,鼓勵大家繼續為我們的城市多作嘗試,開條新路!


【失敗都要擇日?】暴風般的Error世代,每天活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

【失敗都要擇日?】暴風般的Error世代,每天活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


【為城市做一件事專題】     Text / Gi        Photo /Andy          

人,有時總需要「放負」。

記得年前,跟同事到台南考察,閒逛巷子發現貼上一張「無用生活節」海報,歪歪斜斜的字體,圖案是一名失敗的摔角手,趴於無人擂台上。似是頹廢的圖文引來我駐足細看,心裏頓時有很大共鳴 —— 在爭勝的賽道上實在累透,當人生已沒有成功可以炫耀時,能跟一羣自認失敗者「放負」,毫不負面,反而是坦白地接納自己的表現。當時我四處打聽如何參與這個不知做什麼的節日,可惜還是跟「無用的人」緣慳一面。

台南「無用生活節」。(網上圖片)

 

國際失敗日帶來的啓示

從台南回到香港,我的一班同事,也居然在世界另一端的芬蘭,找到一個異曲同工的「國際失敗日」。源自芬蘭10月13日的International Day for Failure,那天學校會讓同學分享失敗經驗、餐廳酒吧給客人痛哭訴苦;甚至一般人都會大膽創造嘗試與失敗經驗,例如抱着被拒絕的心態約會心儀的人。

這些節日活動在散播負能量嗎?不,它們暗藏玄機,鼓勵社會擁抱敢於犯錯與勇於嘗試,才能讓人成長與尋獲出路;因追求一步到位的成功,並不是每個人必須要走的路。如果香港有一個地方,讓人慢慢嘗試,面對失敗,失敗跌倒又再嘗試,可以嗎?我們更是渴望告訴主流社會:在這個只歌頌成功、豐功偉業的世代,失敗的經驗被隱藏,失敗的人被歧視,上主卻從來不如此看待人的生命。人生各種經驗,包括嘗試與失意,都值得擁有接納與修正的空間

2016 年我的同事就展開這樣的Project,命名為Trial and Error Lab,為有志投身文創產業的青年提供共享工作空間、培訓、創意企劃等,讓非主流職志的年輕人得到同行支持。我們更借用International Day for Failure 的概念,每年10 月舉辦Trial and Error Lab 開放週大肆慶祝「嘗試犯錯日」,用各式「搞錯」分享會及趣味節目,冀把犯錯、嘗試與失敗精神發揚光大,以另類方法「放負」。

Trial and Error Fest2020部分展覽。

 

在2020 年堅持嘗試犯錯

來到2020 年,「嘗試犯錯日」仍是Trial and Error Lab 重要活動;但在社會運動與疫症底下,當2019至2020年社會面對超乎想像的「不正常」,作為與年輕人同行的羣體,要如何回應?裝作若無其事,還是停止創作?苦思良久 —— 我們大膽地決定不停辦,不止如常進行,舉行時間更由過往一個星期的開放週,變成一個月的Trial and Error Fest。因為在近一年面對無數挫敗後,我們悟出:世界變得愈是脫序失常,愈要堅持生活如常,才能和不正常共存;這也是我們從一羣Trial and Error Lab 實驗室伙伴身上看到的堅持。

是故今年整個10月,我們以「不正常____研究所」為Trial and Error Fest的命題,讓實驗室伙伴以多個展覽呈現過去一年的成長;在艱難中如常創作的他們,將透過多個展覽,以作品表達對不同議題的關注。同時邀請四位本地設計師合作,以「正常不正常」為題,獨家創作限量產品於突破書廊售賣;我們更嘗試舉辦一系列工作坊及活動,如10月16日晚上的「錯誤星期五 」經驗分享會,讓大眾從不同人身上,體驗不一樣的失敗與試錯經驗。

這一年,究竟年輕創作者如何以正常的手作及藝術,去記載時代不正常狀態?或者,黑與白 / 正常與不正常 / 對與錯 的界線愈是模糊不清,創作的意念才愈見豐富多變。只盼望看過他們的創作,我們依然相信出路的可能。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不正常__ __研究所」 

日期:即日至11月1日

地址:九龍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地下

突破書廊及1樓

展覽詳情:https://trialanderror.hk/single-event/fest2020

(繪本創成展延至11月8日,另突破書廊開放時間或受環境因素有所變動,如有疑問請到inbox查詢)

(原文刊於《突破人》十月號 ,承蒙轉載,標題及內容略經作者修改)

 

 

相關文章:

鹿馬不分的不正常世代 獨家創作文創產物

小誌創成展  記錄正常不正常的時代聲音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不正常__ __研究所」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集過往成果展與開放週與一身,今年命題為「不正常__ __ 研究所」,冀回應過去一年社會面對超乎想像的「不正常」,鼓勵公眾堅持活出「正常」生活,積極面對環境挑戰並尋找出路。內容包括 19-20 年度 Trial and Error Lab 計劃參加者作品展覽、聯乘本地設計師推出獨家限量產品、共享工作空間開放參觀、工作坊、精選「試錯餐單」主題美食以及其他推廣活動。


手工袋子達人,費盡心思經營網店。Pursful

手工袋子達人,費盡心思經營網店。Pursful 

 


【另類職志專題】     Text / Gi       Photo / Andy & 受訪者

Anna 是Trial and Error Lab 第二屆駐場實驗室伙伴。她是一位手做袋子工藝師,通曉衣車、刺繡機等使用技術。

 

當你有一個不能除的習慣,除了放負、沈溺,還有別的選擇嗎?

修讀視覺藝術的Anna,曾購買袋子成癮,「大學 Year one 時,家中已囤積超過六十個袋子,我還笑稱自己是一個『包包收藏家』!」她尷尬地笑說:「早前有電台節目訪問我,竟用『開心買袋!唔開心買袋!點樣醫治購物狂少女呢?』為題,太寫實了吧!」

「當有天發現家裏已不夠位安放袋子,我突然頓悟到 ——擁着一堆不同品牌的袋子時,卻也擁有一份莫名的空虛感。」她決定要破除物慾,不單斷捨離,更找到一個徹底的解決辦法。

Anna親自製作袋子,但如果訂單太多,有時會請同樣是縫紉高手的媽媽幫忙。

 

訂立專心經營網店的目標

「我懂一點縫紉的,先開始為自己做一個袋子,嘗試用一針一線去治療物慾。」 Anna 完成第一個手做袋後,忽發奇想,試試再做些放到網上售賣,「居然客人反應不錯,我想我開始喜歡手作帶來的滿足感,多於購買袋子了。」她決定再多走一步,向人分享手做袋子的價值。

大學畢業後,打過一兩年工,她決定經營自己的布藝品牌Pursful (前名All About Bagsss)來實踐夢想。她先縫製綿布、麻布或人造皮革各式袋子,包括筆袋、手袋、化妝袋等,在多個網上平台售賣作品,生意漸見眉目,原因是她專注經營社交平台:「做袋子以外,我很享受做好網上銷售平台與社交媒體,為心愛的作品拍照,並用圖像與文字表達我的想法。

在她的網店(請看這裏),不難發現她花上很大努力製圖與拍照,袋子細節及尺吋亦圖文並茂,讓客人即使觸不到實物,也能感受她的用心。「每天我一定會抽時間回答客人提問,也常常更新不同網上平台。」她笑言:「所以我不像其他手作工藝師,很少擺手作市集,我想我專心經營網店就好。」手作工藝師的確不只一種,而經Anna 摸索後,她發現這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為了帶給客人新鮮感,她也常研製新款式,也為袋子添加新元素,如燙金刻名、手寫書法刺繡,又或讓客人訂製個人化款式。

圓筒形筆袋是Anna 品牌最暢銷的產品。(圖:受訪者)

2018年,她更申請成為Trial and Error Lab駐場實驗室伙伴,接過300件貨品的大訂單,更曾獲媒體專訪,開創人生許多第一次。

2019年, Anna 又一個新的發現,就是愛上刺繡,「這年香港經歷鉅變,我想用代表香港人的圖案,刺繡於親自設計的袋子上(見下圖),分享對香港的愛。有時半夜睡不了,想到新圖案,就要起牀畫下來。」這些圖案,包括寵物舉旗、受獅子山啟發的「香港之路」,還有「Be Water」等,客人可來圖訂製,繡於不同布料的零錢包或小袋子上,「不少人交來寵物或愛侶照片,並且創作了熱愛香港的字句,我就會把照片變成圖案,刺繡於護照套上。客人說,能把心愛的家人、堅持的信念帶在身邊,是很感動的事。

 

自律是營運品牌要訣

如今全職營運品牌, Anna 做自己老闆的日子或許是我性格有點強迫症吧,每天都要規劃好工作及行程,也會記錄各項營運開支及售貨細節,每晚更要整理與分析;這樣才能知道銷情,並作出調整。」 

她的生活也很有規律,而每一年,同樣都會給自己新的目標,一步步嘗試與實踐,「當然我也常常溜手機,在社交媒體的外地品牌去留意別人的作品,就當是買了(笑‧),但其實更想得到創作靈感。」 

目前 Anna 的生意已達收支平衡,客人更遍達外地。但每次交付作品時,她還是懷着微小的心願:「每個袋子背後一擔心機一無二希望客人別像往昔般隨便購買或丟棄 2020年下旬,她更有新的創作,為Trial and Error Lab 舉辦的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不正常__ __ 研究所」設計了《n̶o̶n̶ Daily》搓手液套掛飾特別版,以燙金印上刪除線劃去的「n̶o̶n̶」,詰問抗疫生常是日常還是非常?更重要是,她認為:「即使在不日常的生活,仍要堅持『正常』的美感,故此我研究了一段時,用黑色荔枝紋皮製作搓手液套掛飾,既典雅亦便於穿搭。」

因應客人及社會需要,創作的心意更新而變化;或許這就是Anna不斷創作的動力。

疫情期間為Trial and Error Fest 製作的“non” daily 搓手液套掛飾特別版,十月份在突破書廊網店及實體店購買( $180/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na 將會就她的網店經驗跟大家面對面分享,記得留意啦!

網店實戰交流:Mstandforc x Pursful
日期 2020 年 10 月 30 日(五)
時間 8:30pm-10:00pm
形式 Facebook Live
詳情 shorturl.at/dvE78

「另類職志專題」是什麼?

我們嘗試開展以多媒體形式,帶大家走入非主流的職志世界,了解Trial and Error Lab當中的實驗室伙伴,他們不同的職業和工藝故事。


【獨家創作期間限定】鹿馬不分的不正常世代 以文創產物喚回初心

鹿馬不分的不正常世代 獨家創作文創產物 
@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為城市做一件事專題】     Text /Beatrice + Gi        Photo /Andy          

黑是黑,白是白,在過去的日子,黑白難分,正常或不正常已難以言喻。若黑白是非變得異常地模糊,還能持守初心,相信一雙手所作的,能為人帶來真善美的價值嗎?

今天,我們依然相信真理。

Trial and Error Lab 十月份舉辦的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不正常__ __ 研究所」就找來幾位同樣相信「堅持,活出正常」的本地設計師合作,以「正常不正常」為題,獨家創作一系列限量產品,鼓勵彼此在不尋常的世代,如常創作、如常生活,緊抱心中力量,面對每一天的未知。

Pearlcatcat《鹿是鹿/馬是馬》扣針明信片套裝 (網上預購一式兩款套裝 $60/套、佐敦突破書廊單件 $35/件)

 

藉鹿馬與造紙創作 嘗試為「正常」發聲

當鹿馬不分,瘋狂變成尋常,就要為不正常的生活妥協?

在本地插畫品牌「Pearlcatcat」所創作的《鹿是鹿/馬是馬》扣針明信片套裝上,畫師把鹿或馬的圖案,印於壓克力扣針上,套裝並包含一張鹿與馬的插畫明信片。可愛的動物背後,暗喻要為真理堅持,別默不作聲。

手造紙品 「水木研社 Somoodstudio」,亦特地以《混.常》手造紙卡表達信念。在造紙過程中,造紙師透過水的流動,把顏色自然混合,生產每張獨一無二的圖案與紋理,帶出正常/不正常混疊,把抽象意念化為具象創作。紙卡更印上有關不正常生活的雋語,以此作擺設或放於書中,實在是生活中堅持初心的提醒。

水木研社《混.常》手造紙卡(網上預購一式三款套裝 $100/套、佐敦突破書廊單件 $38/件)

 

以生活創作 叩問社會光怪陸離

而當人類以為病毒細菌都可輕易制服時;命令大自然一草一木都要消失,這竟算正常?

早前有港人就要求呼吸「正常空氣」,向有關部門建議砍伐木棉樹,以防樹木飄絮引致鼻敏感。擅長以詩入畫的 「Wordist 文字師」,以此概念創作《光怪魂石》彩繪綠松石;把詩畫繪在每顆不一樣的綠松石上,並鑲嵌於卡紙上,可座枱成為藝術擺設。石上繪有木棉樹、水母及月亮,盼與人一同思考生活、生存以及生命跌宕,是正常抑或無常。

WORDist文字師《光怪魂石》彩繪綠松石(網上預購及佐敦突破書廊單件 $350/件)

另一城市的怪現象,是搓手竟成你我不可或缺的物品。以往搓手液只用於醫療,如今卻成生活必需品,早前更需以高價搶購,實在光怪陸離。本地手工袋品牌「Pursful」是故設計的《n̶o̶n̶ Daily》搓手液套掛飾特別版,以燙金印上刪除線劃去的「n̶o̶n̶」,提醒人們留意日常與不尋常的模糊界線;更重要是,即使在不日常的生活,她以此提醒仍要堅持「正常」的美感,故此搓手液套掛飾用黑色荔枝紋皮製作,既典雅亦便於穿搭。

在疫情下,不一定要放棄日常,生活,還能堅持對美的追求,對嗎?

*以上獨家聯乘產品限量推出 30至100件不等,在突破書廊的實體店及網店分階段發售。

Pursful “non” daily 搓手液套掛飾特別版(網上預購及佐敦突破書廊單件 $180/件)

 

聯乘本地文創品牌 推出獨家限量發售手作產品 

@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不正常__ __研究所」 

發售日期:即日至11月1日,售完即止

發售時間:12:30pm-6:30pm

地址:九龍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地下突破書廊

展覽詳情:https://trialanderror.hk/single-event/fest2020

預購網站:https://btgalleries.breakthrough.org.hk/pages/trialnerrorfest2020

(書廊開放時間或受環境因素有所變動,如有疑問請到inbox查詢)

 

相關文章:

以紙為生。楊慧 Because

點衝破無力感?由做你最擅長嘅野開始——專訪 WORDist 文字師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不正常__ __研究所」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集過往成果展與開放週與一身,今年命題為「不正常__ __ 研究所」,冀回應過去一年社會面對超乎想像的「不正
常」,鼓勵公眾堅持活出「正常」生活,積極面對環境挑戰並尋找出路。內容包括 19-20 年度 Trial and Error Lab 計劃參加者作品展覽、聯乘本地
設計師推出獨家限量產品、共享工作空間開放參觀、工作坊、精選「試錯餐單」主題美食以及其他推廣活動。


同行如敵國?讓工藝有百花齊放的一天

同行如敵國?
讓工藝有百花齊放的一天


【另類職志專題】     Text / Gi       Photo / Andy & 受訪者

從事押花藝術的Irene(右)是老師,Pauline(左)則為學生,兩師徒擁有手作工藝界難得的情誼。

眼前的兩師徒,完全打破主流社會對於師傅與徒弟的想像 —— 為師者較年輕、二人情同姊妹,品牌更做相同工藝。

不是「同行與敵國」嗎?做手作人已經不容易,把獨門手藝教懂學生,被抄襲了怎辦?從事押花藝術的Irene與Pauline笑曰:「我們是師徒,也是愛的密友。」在追求品牌成功、生意額、like數的賽道上,原來還有另一條路,可以攜手同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訪問這天,徒弟Pauline戴上老師Irene的手做植物圖案布口罩,一起把春夏盛開的「飛燕草」清雅粉紅小花,以不同工序保鮮,製成押花飾物,化成永恆。但見 Irene細心指導, Pauline言從計納,好不合拍。

「雖然Irene比我的年輕,但在押花工藝上,她是我的啟蒙老師。 」正職為玩具工程師的Pauline,從小喜歡手作,擅長布藝、攝影,「可是我找不到一門手藝可在工餘專注發展 —— 直至遇上Irene。」

Irene早於2010年創立個人品牌Present Present Botanic Art Studio,並到台灣、日本及荷蘭學藝,修讀押花技術課程,考取證書成為導師,才三十出頭已成為香港少數的押花老師。2016年,Pauline參與 Irene的課程後,從此人生不再一樣。

Irene的品牌 Present Present Botanic Art Studio已有10年歷史。押花作品風格以細緻小巧見稱,保留花的色彩,並增添層次。

「Irene這個miss(老師)跟我遇過的導師不同,我參加了她不少課堂,學會基本功後,當她知道我掌握了平面押花飾品、立體花飾等技巧,看到我的興趣愈來愈濃厚,就慢慢把教學移師到教室外邊。」原來Irene觀察到Pauline對花藝的熱情與天份,鼓勵她多走一步,「我帶她和幾個學生去手作市集擺檔,讓她們把個人作品售賣,學習定價、應對客人、了解市場等技巧。」Pauline自言沒想過有人欣賞自己的押花作品:「若不是Irene miss給我動力,常在工藝以至人生各方面提點我,我想我不會如此投入呢!」

因為Irene深明,學生要累積實戰經驗,找到合適的風格、客人與市場,才會更喜愛押花藝術。其實年紀輕輕的她,為何如此努力推廣香港少見的押花藝術?

2016年Irene(右三)開辦押花工藝班,Pauline(左三)首次參加,二人結緣。(圖:受訪者)

 

教識徒弟,不一定無師傅

原來,押花不單是工藝與藝術,Irene 指出:「押花需要高度的技術,才能把脆弱的花瓣永恆保留,更重要是能保存花朵背後的故事。」她憶述一次難忘的經歷:「有次客人小心翼翼地帶來一些康乃馨及玫瑰,希望我能製成畫作及首飾;原來這是客人剛去世的媽媽,生前最後的插花;當做好作品後,連我自己也很感動。」鮮花能在凋零前被賦予新的生命,不論對做的人還是與收的人,意義也的確重於泰山。

Irene早已有自己的花藝品牌,當Pauline工藝達到一定水準後,也鼓勵她創立個人品牌,「這條工藝之路我也走過。若擁有好的手藝和作品,再走向市場,那麼自己與整個市場的水平都能提升。」Pauline終也大膽嘗試,以Pozzimade為名,發展自己的押花品牌,開設網上銷售平台,到市集擺檔;師徒倆更先後加入Trial and Error Lab成為實驗室伙伴,學習及實踐手作工藝品牌的營運方法。

Pauline的品牌為Pozzimade,作品以耳環、襟針為主,顏色及風格走溫暖及成熟風格。

但有謂「同行如敵國」,Irene身為老師,教學時有否把知識「留一手」,讓學生難以抄襲?「我的押花作品複雜度很高,即使抄到外形,也不易模仿當中細節。」她更相信,藝術是屬於每一個人,獨一無二,「要在工藝上精益求精,需要求變與不停創作;我與學生一天不願固步自封,就一天不會出現 copy cat 。 」她把Pauline的作品拿上手審視,說道:「她有能力創造獨特的作品,看細微之處就知道是她做的,只是還稍欠信心。」

「我知道自己的工藝未夠完美,創作經常裹足不前,Irene miss又說中我的弱點了………」Pauline的眼眶濕潤起來,「但我不會因信心不足而『抄考』老師,會嘗試建立個人風格,希望把押花融合首飾設計,讓人能把美麗的花朵放到身上。」

當Pauline永遠尊稱Irene為「miss」,Irene也總溫柔提醒Pauline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場景不一定在學校,也能在商業社會發生 —— 於生意競爭以外,其實還有更大空間,讓手作工藝百花齊放。(二人的訪問短片,可到 https://youtu.be/_7Z02HANdOY 欣賞)

訪問當日,二人戴上Irene手做的植物圖案布口罩,就分不清二人誰是師徒了。

 

Pauline個人展覽:「總有花在身旁。Flower finds a way」@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在香港這片石屎森林,總有小花小草常伴身旁,從來看似低調沉潛的存在物,也可以成為首飾的主角。Pauline將從香港不同地方,遇到路旁小花小草和生長於樹上的落花,把它們製成乾燥花材,重新組成數件花藝首飾。展覽希望喚醒生活繁忙的香港人停一下,看一看這些從不於花店裡展現的美——儘管這麼細小脆弱仍站於路旁堅強地溫柔的存在。

日期:10月5日至11月1日

地點: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地下走廊

詳情:https://trialanderror.hk

 

 

相關文章:

不怕花心機花時間的女生。Present Present

「另類職志專題」是什麼?

我們嘗試開展以多媒體形式,帶大家走入非主流的職志世界,了解Trial and Error Lab當中的實驗室伙伴,他們不同的職業和工藝故事。


小誌創成展:記錄正常不正常的時代聲音

小誌創成展 @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
記錄正常不正常的時代聲音


【為城市研習一件事專題】     Text /Gi       Photo /Andy          

小誌創成展 @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不正常__ __研究所」。

 

當正常/不正常,再也沒有中間線。
日常生活,不再如常;反常事物,變得尋常。
當世界變得愈瘋狂失常,如何堅持生活如常,跟「不正常」共存?

或者,堅持發聲,把想說的話,加以整理、編輯及製作,製作自己的 Zine 」(小誌)或小書,以紙本留下記錄,就是「正常」的創作生活。「 Zine 」就是每個人把心中的想法加以整理、編輯及製作,用任何方式製作的創作 《突破書Breakazine 編輯顧問梁柏堅與藝術家黃天盈(又名天藍) 同是Zine愛好者 去年聯訣Trial Academy 嘗試學院「一小誌製作研習班2020」教授來自不同界別的青年,學習小誌(Zine)的形式、編輯脈絡、技巧、內容與製作技術。一班學員的小誌剛剛誕生,並將於921日至1011日的「小誌創成展」展出。  

《突破書誌Breakazine 編輯顧問梁柏堅與藝術家黃天盈(又名天藍) 同是Zine愛好者 去年聯訣Trial Academy 嘗試學院「一小誌製作研習班2020教授來自不同界別的青年,學習小誌(Zine)的形式、編輯脈絡、技巧、內容與製作技術學員作品剛剛誕生,並將於9月21日至10月11日的「小誌創成展」展出。 

 

愛上各有前因 

梁柏堅與天藍鐘情小誌多年,梁柏堅平日很留意坊間有趣的雜誌與小誌因其多年編輯經驗,過去四年受邀開辦「一小誌製作班」;前年他亦做了一本小誌,把自己用廣東話翻譯的聖經,造成一本聖經模樣的小書後來他把小書擴寫,去年出版個人著作《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 

天藍則修讀藝術,並專注手造書藝術,至今做了逾70本迷你書,2012年創辦的蛋誌 | eggwich 》扭蛋迷你雙月誌已出版到第41期,本地至亞洲共16個售賣點,為香港小誌界開創一抹獨特的風景 

導師梁柏堅(左二)與天藍(右三)在大半年的小誌課程,跟同學經歷香港正常與不正常的不同面向,為創作帶來各種衝擊。

 

青年經歷不一樣的做誌旅程 

二人對於做小誌各有重點,他說:「過往我開班教做小誌多關注內容編輯鋪排。」天藍則強調應用:「或者我有不少出外學習做書的經歷,自己也有教班,會給同學具體製作指引,如何由零開始做自己的作品。」不說不知,原來她曾是柏堅的學生:「之前從他與和同學身上學到許多,這課程正好把累積的知識分享。」 

疫情下課程實在不似預期,課堂不時中斷;終於,十一位同學這個似是正常又不正常的抗疫時代下越整整八個月的課程中生產了十一本小誌同學構思的小誌主題與內容,有些關乎疫情或運動;有些則關於情緒、個人或家庭, 都是獨一無二的聲音。在如今香港的言論與出版狀況下,一個人能把心聲好好整理,殊不容易;今時今日,實在要格外珍惜每本小誌的誕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覽中有趣的小誌簡介:

《人.鳥》許淑敏 (左)
風琴式的小書,side A畫了香港的城市野鳥如噪鵑、黑領椋鳥、紅耳鵯等,Side B則在每種野鳥背後,畫了牠們出沒時間及地點。

《小朋友看世界》夏競業
年輕爸爸與兒子、妻子一起創作的小誌。以小朋友的感覺作主導,媽媽繪畫插圖,兒子負責填色,透過創作,作者發現孩子原來已悄悄成長了。

《入屋》Jess Chan  (左上)
記錄2019年的大半年,有關「顏色」進入家居空間的討論;像日記本般,記錄一家人在安全與危險的抉擇,以及彼此的情緒。

《兩盒 THX!》 六月 (左下)
疫情下煞停了很多工作、計劃,但有些事由始至終都停⋯⋯不了⋯⋯

《焦慮十講》Kaku (右)
讓我們在這個壞時代共享焦慮,不致絕望。

 

《土耳其背包》BAG Of DOOM 李日康 Angus Lee YH(左)
2016 年土耳其恐襲,當時朋友身處伊斯坦堡的見聞使作者極震撼並衍生了後續創作。恐懼、暴力;命運的分歧為兩組主題。透過文字,也透過香港機場的影像介入,細思事物的性質如何被人類的情緒擺弄;彼方此地的機場又面對何種一體兩面的命運。

《關於月》許美媚(右)
一本描述月相的小誌,分享作者對月亮盈虧圓缺時的感受,由滿月作起始,然後弦月、殘月,再以新月作結。

《微縮世界小誌—歷史名勝篇》陳綺雯 Mandy Chan (中)
以底片攝影的塑膠筒尺吋作參考,把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觀、歷史名勝和人文風景一一收攏進3公分的水彩微縮世界。這次的小誌系列收錄了12個地方的歷史名勝,打開塑膠筒,都可用微縮的角度帶你細味世界上宏偉壯觀的名勝背後的小故事。

《香港樓梯舖-土瓜灣篇》莊盈 (右)
此為「香港樓梯舖」計劃的第一本小誌,趁街道還未完全變得陌生,與時間競賽,搜集香港各區樓梯舖的人和事,藉小誌製作和網上平台,記錄和分享這城獨特的城市景觀。

 

《果籃》李佩思
每天都吃生果,我們有細心留意它們的內心嗎?作者把一個個生果,幾乎1:1地還原,小誌能「搣」開生果的內層果肉、桃,讓讀者思考自己所吃的是什麼。

 

小誌創成展 @ Trial and Error Fest 2020「不正常__ __研究所」 

日期:2020年9月21日至10月18日
時間:12:30pm-6:30pm
地址:九龍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地下突破書廊(10月12-18日會移至1樓)
詳情:https://trialanderror.hk/single-event/fest2020

(開放時間或受環境因素有所變動,如有疑問請到inbox查詢)

 

相關文章:

小誌,在這時代的意義

「嘗試學院研習班」是什麼?

此系列可視作文創設計者(其實是任何人)的特殊興趣班,精選各種有深度、有內涵、有姿勢又有實際的題目,並不限於文創領域的學習,讓參與者能離開自己熟悉的範疇培養創意。透過研習的模式,帶來更有深度的學習和體驗,發展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從中獲益。詳細課程介紹請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