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工藝 Workshop 的三大秘技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是一家透過工作坊去推廣台灣工藝,把美感與文化帶到人們日常生活的組織。他們開辦數年,跟超過300位工藝師,開辦逾300場工作坊,對此有着深刻的觀察。我們有幸早前到台北跟該校發起人陳明輝大談工作坊的未來;或許對我們都能有所啟發。


自己的作品版權,自己怎樣去維護?

每一件產品猶如手作人的「親生仔」,由構思到製作,過程恍如十月懷胎,每個環節都嘔心瀝血。所以,當見到市場上有另一件作品跟自己的「親生仔」一模一樣的作品時,難免會被激到嘔血!作為手作人,可以怎樣保障自己的知識產權?


2019年手作市集小預測

不如就在2019年的豬年前夕,分享幾點對於未來市集的小觀察;讓各位市集愛好者,又或是準備投身市集的創作者,一起迎向多變又充滿趣味的手作事業。


手作人最常遇到的五大金錢迷思

手作人究竟收入何來?如何平衡創作、教班與擺檔的時間與成本?怎樣令市集「埋來睇睇」的人多,付出鈔票的人更多?接訂單時能跟客人定出合理的價錢?一起來了解手作人關於金錢的五大迷思!


香港台灣手作人隔空大對談!

Trial and Error Lab 管理員衝出香港,跑到台灣市集進行街訪!他們帶了一堆香港市集愛好者的問題,去問台灣手作人,究竟他們問了什麼奇怪問題?


親身參與海外展會的三大理由

今年11月中旬,台灣一年一度大型文創展會Pop Up Asia舉行,有20個來自亞洲各個城市,在松山文創園區進行為期4天的展會。即使香港一年下來有許多市集,但這種結合銷售和展覽的大型展會則較為少見,值得一去,為什麼?


走佬去台北—— Vlog 版!

不是欠債,也不是「着草」,乃係Trial and Error Lab 跟5位工藝師Fellows,來到台北2018「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衝出香港擺檔,並舉行工作坊。這次就由管理員Janet 跟Fellows一齊把「嘗試,直至找到出路」的精神,帶到台灣以至國際的文創界。


直擊台北2018Pop Up Asia —— 香港人去台灣參加手創展,為乜?

Trial and Error Lab管理員有幸在不失市集好玩與有機性,卻又有大型展會的視野與規模的一年一度Pop Up Asia,與我們的青年實驗伙伴(Fellows)來擺攤,同時也跟來參觀的香港朋友談天。


當嘗試遇上Error,你還試不試?

Fion是Trial and Error Lab其中一位實驗伙伴(Lab Fellow)。一年前,她加入我們時,說要試一試發展她的品牌Fionsay,結合銀器與插畫做跨媒介創作。可是一年後,她卻決定暫時放下營運這個品牌,她的嘗試是不是出現Error呢?


手作人「襟撈」的秘密

Trial and Error Lab管理員不時在Lab工作,與Lab Fellow共用工作空間,經常偷聽他們的對話,也會跟他們講廢話、玩遊戲和一起吃飯。他們的一舉一動,我們都看在眼裏。究竟他們有甚麼值得學習的特質與性情?有甚麼質素,能令手作人在文創事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