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享會【只係手作仔?NO!提升手作工藝鑑賞力講座】

最近疫情閉關在家,沒法逛週末手作市集,惟有網購止癢?不過,不論是市集現場又或網購平台,為何差不多的手作產品,有人賣$39、有人卻賣$389?看相片也好,拿上手也好,這些「手作仔」都相差無幾;要分辨是否物有所值,真的像選購合規格的口罩般困難!

為此Trial Academy將舉辦免費線上講座,讓大家安坐家中,也可學做個精明的手作消費者,不易「受騙」,買到心水產品。講者是Trial and Error Lab 中具有創辦品牌與市場策劃經驗的管理員,她們將分享手作工藝作品的鑑賞技巧,同時附有品牌個案分析。

至於手作品牌經營者,也非常適合參與是次講座 —— 所謂知彼知己,知道自己品牌的水平與定價準則,並找到有鑑賞與欣賞能力的潛在顧客,才能令自己以至整個文創業界進步,製造良性競爭。

講座重點
  1. 手作市集的吸引力
  2. 人們喜歡手作品牌的理由
  3. 學習鑑賞手作產品的重要性
  4. 款式、包裝、造工、選料、設計原創性如何分辨
  5. 要找懂得欣賞你的顧客
  6. 個案討論與分析
  7. 每一次你花的錢, 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講座對象

手作產品喜愛者,又或有意從事文創產業、經營個人品牌或對手作工藝行業有興趣的朋友

講座資料
上課日期2022年8月19日(五)
上課時間7:30pm-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
費用 免費
截止報名日期2022年8月12日(五)
報名連結

https://bit.ly/3xeET4f

導師簡介

絹(王育娟)|Trial and Error Lab 管理員

由電台DJ變成共享工作空間負責人,一直參與網媒採訪及拍攝,並舉辦過多次手作市集。近年最關注的是文創發展,希望以其說故事及策劃節目活動等經驗,跟一羣年輕手作工藝師及其初創品牌同行,開創不一樣的職志之路。

Beatrice Wong | Trial and Error Lab 管理員

曾任公關顧問公司(agency)多年,擅長為大小企業及公司籌辦活動,聯繫不同單位及媒體合作。及後成為Slasher,並創立植物設計品牌,為各大品牌如SKII、Philips、Listerine、新都會廣場等,度身訂造個性化禮品及佈置服務。現時專注為Lab旗下之選物平台「盒嘢」擔任策劃工作。


5種人,1秒激嬲攝影Friend!

5種人,1秒激嬲攝影Friend!

Text /Mark

如果你有經營自己的手作工藝品牌,亦有在網上平台或實體店售賣,一定感受到產品攝影的威力!拍攝一張好的Product相作宣傳,就像在700萬人當中找到識貨之人,勝過千言萬語!但如果你屬於以下5種人士,勸你最好不要找龍友朋友或專業攝影師拍攝Product相,否則拍攝完也只是浪費時間與金錢,甚至朋友也做不到……

自大L:「撳個快門好簡單姐,我都識啦,有幾難呀?」

攝影不只是要把三腳架架好,放上產品及相機,就可以按下快門掣。「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背後其實牽涉很多技術,例如構圖、光線、光圈等。

而被拍攝的手作工藝產品,更因應種類,質料和體積等,攝影師需要作出相應的燈光佈局、器材配合和物件搭配。因此,在找人拍攝前應該先弄清楚是拍攝包括甚麼產品,才決定是否需要找人拍攝,並必須跟攝影師商討拍攝的準備和定價。 

 

裝備L:「你有靚機實影得好架,如果我有,都影到啦!」

產品攝影的工具,器材故之然重要,市面上有著林林種種的相機廠牌及型號,但並不代表你購買到頂級的攝影工具,就可以成為一名專業的產品攝影師。產品攝影,是經驗及構圖角度等的結晶,相機只是整個攝影過程的其中一部分。

不如先問問自己,相機這麼多種,你懂得分辨平貴的功能差距嗎?產品攝影重點是構圖、攝影師嘅經驗,還是最頂級的相機?你懂得使用攝影配件,如閃光燈、燈箱、反光板嗎?極微細的手作產品,又要使用什麼鏡頭?在拍攝反光如玻璃作品物件時,拍攝時如何不倒影會否反射出攝影師的位置?如果都答不上,那就不如省回買相機的寶貴金錢,交給專業的來!

 

P圖L:「唔使識影啦,執完相出嚟咪又係差唔多。」

後期製作(後製,或稱執相、PS),如今大部分人都趨之若鶩,甚至認為比攝影本身更重要。其實後期製作極之專門,例如每款產品的材質,紙品中常見的明信片、珠寶手飾等,都會直接影響攝影師後製的工序。

拍攝體積細小的產品時,拍攝後需要經過後期處理,相片的焦點才會銳利。後製的各種技巧,令照片帶來些許的差別,其實已經影響工藝產品整體的感覺。

 

求其L :「你求其幫我影就可以㗎啦(😊 唔該晒~)」

有一種人總會覺得攝影能夠簡單完成,並可以快速地達到他預想中的效果。其實拍攝過程需時甚長,拍攝前先要跟客人了解其產品的風格及故事,再找到適當的圖片作為參考,經過雙方確認才會正式安排拍攝的工作。

在確認拍攝工作後,攝影師更要花上一至二個工作天的時間,清晰了解整個品牌適合的相片風格。在拍攝期間,攝影師更要因應產品的材質作出不同的調整如:構圖、角度及燈光等,才能讓客人在照片中看到產品的特色!工序需然花上許多的時間,但是,相片可以有雙方滿意的效果,才是重中之中。而不是「求其」就可以完成一係列的攝影作品。

 

窮L(即係小編):「收咁貴,值咩?」

讀到這裡,如果你還這樣問,只能做最後一個比喻 —— 若果畫作是用筆在紙上進行創作,那麼,攝影就是用相機進行創作,都是以藝術創作與觀眾說互動。而攝影是一項有價而專業的藝術創作,是攝影師經驗的累積,要付出時間和心機的。

但,很明白手作工藝師有可能沒能力支付拍攝的費用,那就不如自己買機、買燈及上課學習專業的產品攝影 ,親身為產品攝影。記住產品攝影都在指向一個終極目標,就是吸引更多客人了解和購買你的產品,這就是付出金錢和時間後,最好的回報!

緊記產品攝影不單指向一個利用燈光、快門、相機、技術及經驗的結合,亦是一項用影像帶出產品特式,與觀眾溝通的渠道。若你不是專業的攝影師,又不能花時間學習和練習,那就交給專業的來吧!

 如果你想知更多有關於攝影服務詳情,就快啲撳入條Link到睇下啦!

▶️ 影好嘢(盒嘢攝影服務):https://hubyeah.com/pages/影好嘢-ying-ho-yeah 

▶️ 嘗試學院 Trial Academy攝影工作坊:https://bit.ly/3y0LlKY

相關文章:

資深攝影師教路:三個影靚靚product shot大法

【創業解謎】去手作市集擺檔前的四個思考練習

【創業有煩惱?】讀本書、找個人,就能指點迷津?

影好嘢係乜?

就係盒嘢全新推出專屬小品牌嘅攝影服務,為你拍出令顧客瘋搶嘅產品照! 一張好嘅產品照,除咗展現產品嘅美感同埋細節,仲可以突出品牌嘅風格同品味。盒嘢嘅攝影團隊接觸近百個文創品牌,見證專業產品照確實有效協助拓展業務。


資深攝影師教路:三個影靚靚product shot大法

資深攝影師教路:三個影靚靚product shot大法

Text /Mark     Photo/ Andy    

產品攝影睇落好易,但當中嘅竅妙一啲都唔易於掌握,所以我哋請教咗 「手作產品攝影技巧入門班」嘅導師 Andy(圖左),從事攝影好多年,佢話影到張吸引到客人,又影到理想中效果嘅產品攝影,其實真係要有啲經驗㗎!

第一,手作產品種類有好多,作為手作人係最了解產品材料同造工。而材質唔同,拍攝手法都會有所改變。所以,想影到靚仔嘅相,影相時要探索最啱你產品嘅Tone & Manner。例如全定花花背景?有Mood嘅大光圈,定影到每個細節嘅細光圈?全部都唔可以亂影㗎~


第二,要影到理想嘅效果,參考圖片係不可或缺!可能你想要嘅效果,同攝影師心目中嘅效果都唔一樣,但只要搵到一張「啱Feel」嘅參考圖片,就可以成為你好好嘅參考。Andy提到,如果你決定搵攝影師幫手影,有參考圖片就可以幫你手同攝影師溝通,唔會影出嚟貨不對版。



第三,燈光係直接影響相片效果嘅重要因素。攝影本來就係一個光學嘅應用,燈光當然係重點。而產品攝影嚟講,燈光亦係帶出產品細節嘅重要
元素。只要燈打得好,就可以令到細節位同設計嘅心思,都可以俾人睇得一清二楚。但,你又識買燈嗎?點Set燈先唔會「爆光」?(Well,小編仲學緊……)


如果你想自己嘅手作品牌
眾多品牌到脱穎而出?歡迎你報名參加「手作產品攝影技巧入門(基礎)」課程,就可以跟Andy學到以上三大要點!

(根據可靠消息,手作產品攝影技巧入門「基礎」& 「進階」得返極少量名額,要報就快啦~)

 

Trial Academy實驗課程推介!

【#手作產品攝影技巧入門(基礎)】

課程包括5大範疇:
1. 基本攝影概念:光圈、快門、感光度
2. 角度的重要性:產品角度及排列位置教學
3. 說故事的背景:教你選取合適拍攝背景、構圖及擺設道具
4. 燈光昇華效果:了解光與影對構圖的影響
5. 實用問與答:解構如何在家簡易設置攝影棚

上課日期:2022年7月8日(五)
上課時間:7:30pm-9:30pm
詳情及報名: https://trialanderror.hk/single-event/ta2022s3_photobasic/
截止報名:2022年7月1日(五)

*同時報讀手作產品攝影技巧入門(進階),可享組合價!

 

 

相關文章:

【創業解謎】關於產品包裝,你要知道的四件事

【創業解謎】去手作市集擺檔前的四個思考練習

【創業有煩惱?】讀本書、找個人,就能指點迷津?

疫情令工作急剎停?年輕職人的抗逆心法

疫情逆境「畀啲掙扎」?青年手作工藝師尋自救方案

導師簡介

黃國榮 Andy Wong

現為突破機構主責攝影師,25年來涉獵不同類型的攝影工作,當中累積超過10年產品攝影經驗,亦有負責 Trial and Error Lab、Breakazine 突破書誌和網媒 Little Post 「一小步」等拍攝 。作品包括攝影故事集「火柴人日記1-3」,亦曾擔任《U-plus》雜誌(2001-2007)封面及專題攝影師、參與系列短片趁還有墟 – 收集小店風情、留下人情回憶製作,並於誠品書店(香港)展出其攝影作品。近期,更擔任網上選物平台「盒嘢」的主責攝影師,平台上所有作品均由他拍攝。


【創業解難】初創手作品牌遇疑難?其實你心裡已有答案

創業解難】初創手作品牌遇疑難?其實你心裡已有答案

【創業解難】  Text /Kuen    Photo/ Andy   Model/ Theodora

Trial and Error Lab 由2016年成立,有幸跟不同的文創品牌、工藝師和創作人合作。雖然我們的團隊不是做文創出身,但透過與他們的互動,令我們對文創界有更多認識,慢慢累積了一些觀察和經驗。有時正因為我們的本業不是做文創,能夠以旁人的角度去看待品牌發展。同時,我們又發現文創品牌經營者很需要意見,令他們看清目前的處境,找出一條適合自己品牌發展的路。

因此,我們在2020年出「Let’s talk諮詢服務」,由我們一班Lab管理員跟文創品牌經營者透過一小時的面談,梳理他們目前的營運處境。別以為我們會講很高深的理論,其實在傾談的過程中,我們不是提供答案或賺錢方程式,而是彷如一面鏡子,透過向參加者發問真實問題,讓他們坦誠地面對自己,例:「你的品牌獨特性是甚麼?你發展品牌最終目的是?」很多時候,往往參加者心裏早已有答案,只是需要有人引導他們說出來而已。(插播:為何會有這項服務,可以看看這裏:https://trialanderror.hk/2021/04/01/letstalkintroduction而服務推出一年多以來,我們觀察到以下有趣的幾點:

 

一. 為何大部分人選擇於2020年後創業?

許多人被我們問到為何開展品牌,答案多數與疫情有關。要不是因為多了時間在家,想打發時間,於是開始重拾以往的興趣或學新工藝,就是經濟環境不好,想做好準備,另覓出路。2020年後本地文創品牌湧現,難怪近年去手作市集,見到不少新品牌出現啊~看來疫情為人帶來危機,同時也(被迫)有轉機,令文創界有更多新力軍。不過請緊記,當品牌如雨後春筍,也代表要花更大加氣才能突圍而出;能留守到疫情消失以至長遠未來的品牌,或許才是贏家

疫情後的手作市集遊人如鯽,而品牌也如雨後春筍。(圖:A.N.D. )

 

二. 你的名字如何,你的生意也如何?

我們多數會問參加者有關品牌名稱的由來,因為那是消費者對品牌的第一印象。實不相瞞,有時單看品牌名稱,實在猜不到葫蘆裏賣甚麼藥,因為名稱與產品或服務內容有點差距;有時又因為名稱比較複雜,對於日里萬機而引致金魚記憶的我(?)而言,實在很難記住。不過,聽完參加者介紹品牌名稱的故事後,我多數就記到他們的名稱了,而且更理解他們的產品或服務,但很少人會在social media提及品牌名稱的故事,減少一個讓消費者更具體地認識他們的渠道,實在有點可惜(如此重要的事情,應該要三不五時提一提!)

「因為你也是女兒,所以值得珍惜。」台灣護膚品牌「女兒」,名字已直接說出「女兒」的品牌理念。(圖:「女兒」官網)

 

三. 回到基本步:其實你要賣什麼?

其中一個經常被問到的範疇是有關宣傳或市場推廣(marketing):「到底social media落ad要落幾多錢?落什麼keywords好?」、「點先可以畀更多人認識到我的品牌?」宣傳推廣對品牌發展無錯好重要,但作為初起步的品牌,其實更重要是思考一些基本的東西

– 品牌的市場定位?例:消費羣的年齡層、消費能力、產品 / 服務走本土或國際化路線等
– 品牌獨特性?例:你與其他類似的品牌的差異等
– 找到適合自己的市場?例:你的產品專攻哪種消費羣等

老老豆豆,要回答這些問題的確很花時間,但要是想品牌能持久發展,最好一開始就仔細思考這些東西,知道自己該向哪裏發展,便不會費力向空氣打拳。不如來找我們談談,讓品牌更有方向!疫情期間費用全免,請去https://trialanderror.hk/booking_letstry/預約

想有人跟你梳理品牌發展嗎?可以報名參加Let’s talk諮詢服務啊~目前因為疫情關係,只限視象面談,(疫情價)費用全免!

 

相關文章:

【品牌診所】Let’s Talk —— 把初創工藝品牌的問題,帶來就診吧!

【創業解謎】關於產品包裝,你要知道的四件事

【創業解謎】去手作市集擺檔前的四個思考練習

【創業有煩惱?】讀本書、找個人,就能指點迷津?

疫情令工作急剎停?年輕職人的抗逆心法

疫情逆境「畀啲掙扎」?青年手作工藝師尋自救方案

「面談諮詢服務:Let’s Talk」是什麼?

在嘗試建立品牌的過程中,會遇上很多困難或者樽頸位,有些人亦因此退出或放下原初的計劃。我們深明建立品牌的道路絕不簡單;青年人實在需要真誠的意見以及同行者與他們一起探索可能,幫助他們一步一步實踐出自己的夢想。嘗試學院 Trial Academy 是故推出全新的面談諮詢服務「Let’s Talk」,為大家的品牌把脈。


【手作產品點解賣咁貴?】決定價錢高低的五大要點

【手作產品點解賣咁貴?】決定價錢高低的五大要點

【當練習成為習慣】  Text /Gina + Kuen + Gi     Photo/ Andy

疫情第五波驟然而至,學習適應疫下如常生活、消費與生產,是我們每個人在2022年必學的功課。

然而,在經濟不穩定下,每個消費決策都得審慎,但價錢牌是決定了一切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當然希望產品與預期價錢相若,甚至更便宜;但當你是一個品牌經營者及手作工藝時,你希望產品賺取成本,在合理回報以外,更多的是盼望消費者能對手作價值、技藝及品牌理念有所認同

如何把兩者的期望聯成一線(align)?如何令消費者與品牌經營者,都認同價錢合宜?或者以下6個要點,能讓大家明白手作產品定價的原則。

 

一. 獨一無二的款式

有時手作工藝師會自己打模、上色,由零到一創作出自家款式;一些工藝師都會喺累積經驗後,改良市面現存款式,生產出更貼心、實用嘅設計。這些開發成本,有時比產品平身仲貴(管理員畫外音:「我哋都識唔少不惜工本嘅手作工藝師,佢哋真係只想整件最靚最好嘅作品出來咋!」)

 

二. 手工的獨特性

手造的作品,與機製量產產品,外型或者相似,但質素和獨特性可以有天淵之別。以皮革銀包為例,若經人手縫製、上色,銀包會更為耐用,都更有藝術味 —— 因為染色效果每次都可以一樣,而這些獨特性,絕不能在機造產品找到。

Jacnat以幾何圖形及花形作基礎,配搭不同顏色的線材,加上皮革、木素材及珠子,以全人手鉤織一獨一無二的飾物。(哈哈笑鉤織手鍊(無眼睇版)$208

 

三. 選料的差別

你知道作品使用的原料是什麼嗎?拿香薰精油為例,有機、認證的精油比較貴很合理吧!要貴要平,其實豐儉由人,最後就睇你需要喇(管理員畫外音:「始終覺得,搽上身嘅嘢係謹慎啲好!」)

 

四. 品牌故事

有些品牌不是單純為了「做生意」,而是推廣價值。一些希望鼓勵及幫助年青人創業(管理員畫外音:「就像我們的香港文創選物平台HubYeah,哈哈!」),有些則是希望支持動物保育、基層服務等的發展。推廣信念及價值需要資源,一次購買就是一份支持。

品牌「愛在大街小巷中找你」找來本地設計師走均大街小巷,用插畫記錄即將逝去嘅老香港風景,將本土地道一面呈現喺大家眼前,十分有意思。(2022年老是常消失香港座檯月曆$220)

 

五. 可持續性

你曾為了支持環保而購買手作嗎?既可以減少浪費地球資源,又買到靚靚手作,簡直是人生美事,但你可能不知道,處理回收物需要很多人力及經費。俗語有云,「環保需要出一分『力』」 —— 要收穫就要有付出;要支持環保,就看你想出錢還是出力啦!

緊記每件手作工藝品,其實都蘊含不同特色,當你為消費者,擁有別人沒有的分辨能力與鑑賞力,自會明白每件作品「值」在哪裡,就能用值得的價錢,購得真正&啱心水的作品。

 

 資料參考:https://hubyeah.com/

 

相關文章:

【創業解謎】關於產品包裝,你要知道的四件事

【創業解謎】去手作市集擺檔前的四個思考練習

【創業有煩惱?】讀本書、找個人,就能指點迷津?

疫情令工作急剎停?年輕職人的抗逆心法

疫情逆境「畀啲掙扎」?青年手作工藝師尋自救方案

「把練習成為習慣」是什麼?

據說要養成一個習慣,要21日。而有怎樣的習慣,決定你是怎樣的人。接下來的日子,邀請你跟我們一起練習,直至把練習成為習慣。


市集搞手分享經驗:未來十年市集不滅

市集搞手分享經驗:未來十年市集不滅


【Error Friday】Text / 黎祉穎 @時代論壇  Photo / Gina + 受訪者

近年來,在坊間及教會界中,都見愈來愈多市集出現,更多人對籌辦市集萌生興趣。早前Trial and Error Lab「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香港搞市集係咪註定Error?」講座邀請兩位年輕市集搞手分享經驗,講解辦市集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提到要小心的法律問題、挑選品牌進駐市集和攤檔排位上的多個考慮因素、辦市集所需的成本和時間等。

「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香港搞市集係咪註定Error?」,由文化藝術實驗工作室nomad nomad創辦人黎加行(右一)及市集團隊A.N.D創辦人葉匯盈Dewil(中)分享。

 

香港市集多元且全球化

文化藝術實驗工作室nomad nomad創辦人黎加行曾多次籌辦市集,她辦市集的初心在於把文化和藝術放在日常生活中,而又能維持生計。在市集中,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亦能結聚起她欣賞、有天賦的人,幫他們推廣,替他們找自己的路。同時,她亦希望可以有更多人行市集,藉此向公眾推廣藝術。她說:「nomad就是遊牧的意思,透過市集文化、藝術實驗、駐場計劃獨立生產去實踐理念。」

至於市集團隊A.N.D創辦人葉匯盈Dewil,她自去年起便和中學同學一起辦市集:「我曾參加在本地的小型市集擺檔,例如工廈市集,但做法一式一樣,人流不多,檔主之間也甚少交流。」而令她萌生辦市集念頭的原因,是她曾到台灣的市集,認為那裡的氣氛很好;而且當地的市集都有完整的主題,這使她往後辦的市集都有明確的主題。

她們認為香港的市集有甚麼特色?加行認為,香港市集的產品會關注香港人關心的事;Dewil則提到,香港市集的特色就是密集,而當中的產品又多種類,亦非常全球化,不同地方的工藝都可以在香港找到,故亦會衍生很多fusion的產品

2021年5月nomad nomad以「花」為主題的市集,設有不少工作坊,並把黎加行心中對佈置的藝術要求實踐。

 

市集內可多設不同活動

加行近期辦的市集亦配合工作坊等不同元素,她認為多辦其他活動,如導賞團、講座等,可吸引更多人流。她同時希望市集不只是一個買賣的地方,亦希望檔主和顧客間可以有更多直接的交流,讓顧客更了解產品和品牌,而這亦是市集比網購優勝的地方。

Dewil則建議,檔與檔之間可預留更多空間,讓人可逛得更舒服,甚至可製作「打卡位」,即使要少放些攤檔、賺少些,也希望讓顧客有更好的體驗。

Dewil亦提醒,要小心思考和預備市集整個過程要用的物資、人手和要完成的日期,盡量不要有遺留。另外,若市集人流太多,可以選擇派籌,讓人分時間入場。加行也提到,市集不可以揀些太偏僻的場地來舉行,特別是少檔位、無特別主題賣點的市集,否則無人會來。

 

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她們亦提醒,有意辦市集的人要注意法律上的問題,例如辦市集前,要確保自己或場地有申請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有些市集會以會員制避開這項要求。如果市集有售賣自家製食品的檔攤,要看看檔主是否有食物製造廠牌照,否則屬於違法。

Dewil補充,有些品牌會和很多其他不同的品牌分享食品製造牌照,要小心這是否合法。Dewil亦提醒不要接受賣冒牌貨的品牌,特別提到有關著名的卡通人物,例如迪士尼,這些大企業有追究的權利。在疫症陰霾下,她又提醒要小心政府的防疫條例,例如在限聚令下,在檔與檔間要放防疫膠板;亦要小心市集突然被取消,故要提早與場地一方和檔主講清楚賠償與退款問題。她們亦提到要處理保險和消防條例等問題。

2015年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第一次舉辦的nomad nomad市集,可謂開創了香港的地攤文化風景。

 

挑選品牌進駐要看多個因素

至於挑選品牌進駐市集方面,Dewil認為若品牌願意在產品上配合市集主題會加分。她亦不會理會品牌的大小、新舊,只會看其產品是否可以展現到手作人的創意和工藝、是否吸收人,以及新的品牌是否可以承擔一個市集的工夫。而她另有一個堅持,就是不會揀些賣「淘寶貨」的品牌。她會依照產品的獨特性和品牌管理(branding)為參選品牌排序。

加行分享,如果是有超過五十檔的中型市集,當然可以揀些有叫座力、老資歷的檔,同時又可揀選新的品牌,讓顧客有新鮮感同時給新品牌一個機會。但若只是小型市集,就不得不放多些老資歷的檔,少些新品牌的檔。

她亦會確保每個種類的品牌的檔數目都會相近,不會有某些種類有太多檔;而售賣同種類產品的檔,也不會安排在附近,令互相搶客的情況減少。Dewil則會讓參與的檔主表明自己想和不想與哪些類型的攤檔做「鄰居」,讓排位可盡量滿足所有人。

手作品牌有branding,市集搞手都一樣有品牌管理,Dewil(左)及加行(右)實在「突破盲腸」。

 

市集搞手都要有品牌管理

談到會否在商場辦市集,加行認為不值得為「商業味」太濃的地方做宣傳,檔主亦未必做得開心和賺到錢;Dewil就籲人認清自己想做的市集種類,明顯地有些類型不適合在商場辦;定位不清亦會令參與的檔主和顧客感到混亂。加行提醒,市集搞手都有自己的品牌,各有其特色,以吸引適合的檔主擺檔。

至於和其他機構合辦,加行認為除非雙方有良好溝通,對方亦可信,否則自己辦其實更簡單。Dewil亦提醒,要小心合作機構拿市集搞手的名氣去爭取資助,提議可以親身考察場地,然後才決定是否合作。

 

辦市集辛苦但有滿足感

曾籌辦多次市集,加行分享其實辦市集可賺的錢不多,而且辦一次要花上三個月;所以寧願多花心思辦好市集,而非專注在賺錢上。Dewil認同並補充,每次市集扣除成本如場地租金、人手、佈置等後,可賺的錢其實不超過數萬元。

雖然辦市集辛苦亦沒大錢可賺,但加行和Dewil都樂在其中,因為加行認為辦市集好玩,亦令她有滿足感;Dewil則覺得把理想中的市集模樣帶到現實令她很有滿足感。

被問到成為全職市集籌辦者是否可行,加行認為會很疲累,因為要辦得多才能維持生計,她也憂慮,其實香港行市集的人不多,他們亦未必會想經常逛些相似的市集。Dewil則笑言,要有足夠的愛和時間才能全職搞市集,也因為要多辦才能維持收入,故也要有十足的精力。而且未必經常有合適的場地。

看見現今香港愈來愈多人辦和行市集,Dewil預想市集未來會存在至少十年,但她強調多了市集並不代表質素會提高,因為籌辦的門檻降低了。但愈來愈多市集會使手作界和市集趨向專業化,否則他們會被淘汰。加行則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嘉年華式的市集,這樣會吸引到更多人參與其中。

二人對市集的想像與願景,並不受困難限制;她們深信要堅抱初衷,即使香港的市集被指泛濫,但只要讓藝術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並搭建平台給手作工藝師展現光芒,即使有多大挑戰、身兼多職,也都願意堅持。

 

文章原刊於《時代論壇》第 1791期,已獲《時代論壇》授權轉載(網址:https://christiantimes.org.hk),承蒙應允標題及內文略經Trial and Error Lab修改,特此鳴謝。

 

「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是什麼?

是Trial and Error Lab每季其中一個週五搞的公眾活動。透過不同背景、技能的「搞錯過來人」,分享自己又笑又喊的撞板故事,鼓勵大家繼續為我們的城市多作嘗試,開條新路!


香港不能沒有手作市集? ︳市集搞手 X 插畫師 X 大學生 Dewil@A.N.D

香港不能沒有手作市集?

︳市集搞手 X 插畫師 X 大學生 Dewil@A.N.D


【Error Friday】 Text / Gi   Photo / A.N.D

如果做一件事,自己既是享受,又能造福別人,那即使多辛苦多難捱,也能投進熱情去完成它。說的是廿歲出頭的大學生Dewil,既要兼顧學業,也要創作個人插畫作品;但仍以不定期舉辦大型手作市集為樂事,「因為這是對本地手作工藝師很重要的事,我可以投入最大的力量去做好它。」小妮子其實才正式舉辦過三次市集,為何已對「市集搞手」這職志咬住不放? 

Dewil搞市集的具體經驗與心得,將在12月3日晚上的「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香港搞市集係咪註定Error?」詳細分享。 

Dewil與拍檔剛舉辦的「喵喵喵」手作市集,邀請17位本地插畫師於地內舉行「紙箱喵喵展覽」,各人繪畫出「紙箱中的貓」,Dewil也有份繪畫。

 

一個市集,最緊是?

 早於2015年,還未進大學的Dewil已擺過市集:「我學過珠寶設計,會擺賣輕首飾水晶,售賣自己設計的輕珠寶;」但她感到自己參與的市集甚為「Error」:「我當時比較多參與一些小型市集,例如工廈市集,但人流不多,檔主之間也甚少交流。」年輕的她不只著眼生意與營運,更希望享受市集:「當時我想,假設我來辦,一定要有開心的氣氛。」 

很快她就付諸行動,2016年跟朋友搞神秘學主題的小市集及活動,當時只有十個攤檔,「我特地把閣樓劃為workshop區,又很著重主題及佈置,檔主與客人部分更響應dress code穿搭成暗黑風格,氣氛很好,像party般開心,十分難忘。」後來因專注讀書,她慢慢把喜歡的事放下。 

直至去年,漸漸適應大學生活,也開始創作個人的插畫作品,想有地方擺檔,她心裡再次萌生籌辦市集的念頭:「不過只有我一個人,能力不足,又怎能做到呢?」 

上天竟聽到她的呼聲! 

Dewil(左二)跟好友Alice(左一)組成A.N.D市集團隊,公司名字就是她們英文名的第一個字,很青春熱血呀!

 

我在市集花最大的努力是…… 

「剛好朋友Alice對市集很有興趣,我們商量後,成立A.N.D市集活動策劃團隊;當向D2 Place詢問場地租務時,商場同事反過來介紹我們參與他們舉辦的市集搞手比賽,太神奇了!」二人嘗試編寫計劃書,晉身最後四強,獎品是:「在他們商場搞一次真正的市集!」完成市集後,二人贏得市集搞手第一名,她認為最享受是:「即使籌劃與活動當日都很多Error, 但能將心中的市集的想法實驗出來,由主題、招募檔主及佈置都一手一腳完成,實在太有滿足感。」 

今年5月,團隊正式舉辦第一次手作市集,名為「星球念想純手作市集」,有139個品牌參與。「回想那次的Error多不勝數,例如佈置人數不夠、指示人流的物資不足等等,」她跟拍檔立即處理危機,重新安排人手,「我都擺過檔,很著重檔主感受,希望跟檔主有更好的溝通,也想大家享受,幸好最後做到了。」 

而她最引以為傲的地方,是跟拍檔能為市集選擇有水準,同時切合市集主題的檔主:「檔主要填寫清楚品牌理念、上載作品相片,並確定沒有淘寶貨,一有懷疑我會cap圖去photo search,」而自家手作設計更自是必要條件,「我會看一次檔主IG、FB及網址 SITE,不是要他們多follower才接受申請,而是確保檔主的手作都是原創。所以我要花上幾天專心篩選。」 

今年5月,Dewil的團隊正式舉辦首次手作市集,以星球為主題,有很多主題佈置給人拍照。

 

手作市集水準之必要

如此強調自家手作設計,是因為她想讓大家透過同樣有水準的市集,讓彼此的心血結晶,能最在最好的地方呈現,「市集搞手責任很大,在提供機會給手作人,並盡可能要將每個參加的品牌的『閃光點』展示,吸引對的客人欣賞。」而她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是更遠大的理想:「這樣香港的手作人才有信心堅持下去,互相交流打氣。」雖然只是籌辦市集的新手,但她看到的,是一群以雙手謀生的年輕人,實在需要手作市集作為生存空間。

後來她舉辦的幾次市集,與拍檔一一改進缺失,例如嘗試細場但多做workshop;又或在大場的市集中,找單一又吸引的主題;看她在上週末(20-21/11)舉辦的「喵喵喵」手作市集,在場中遊走總是帶笑容,就知道已汲取每次失敗的經驗,勇敢地化為新的元素,並且自己也樂在其中。

在中秋節的小型市集,Dewil的團隊,也在場地擺放中秋燈飾及猜燈謎設置。

 

擁抱策劃市集的熱情前行

她亦帶著自己的作品擺賣不同市集,一邊汲取市集籌辦經驗;「對策劃市集和相關的事情,我想我是有很大的熱情吧,才一直堅持,即使有林林總總的困難都可以跨越。我是主修心理學的,明白人不會沒有困難,但都不阻礙人繼續前行。」她深信只要每次把問題修正就可:「因為我真的很想、也很享受做好市集啊!」她重覆著說。

說到底,我不太能想像香港沒有手作市集,原因多得不能盡錄;最少是,今時今日香港的經濟模式很單一,實在太少讓手作人在實體市場曝光的機會。

她坦言自己的想法並非偉大,「我只是想手作人與客人享受市集呢!」擁抱著單純的初衷,就是她身兼三職也堅持下來的原因。

 

 

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 ︳香港搞市集係咪註定Error?

Dewil 搞市集的具體經驗與心得,以及她將要另一市集搞加行 @ nomad nomad 對談的內容,將在12月3日晚上的「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香港搞市集係咪註定Error?以為搞市集好易,但點知好多伏關注組」,與Trial and Error Lab手作市集策劃人阿絹詳細分享。到時一起到來,交流大家對於市集Error的經驗啦!

日期:2021年12月3日(五) 
時間:7:30pm-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樓)
費用:$130/位
嘉賓:Dewil @ A.N.D加行 @ Nomad Nomad

 

相關文章:

如何為自己創造一份職業? ︳市集搞手X藍曬師 加行@nomad nomad

GLO Travel:當旅行社不能再辦旅行團,要退場還是前進?

「Mil Mill喵坊」創辦人葉文琪:香港無一卷自己製造嘅廁紙,是誰的Error?

Luna Is A Bep:讀嗰科唔做嗰行好Error?唔明白自己先最錯!

當眾人都以為區議員有求必應,是誰的Error?

黑暗中對話:笑着去營運社企,可能嗎?

陳偉霖:不過Error人生,就要找到自己的顏色

江記:破釜沉舟為本土動畫找新路!

共享房屋,香港人又諗錯哂?

開一間書店,是浪漫的錯誤?

尋找職志之旅,就是尋找生活之道

擁有得愈少物質,我們生活愈接近幸褔

從賣豆腐到做紮染 —— 懂得甚麼,就做甚麼

 


「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是什麼?

是Trial and Error Lab每季其中一個週五搞的公眾活動。透過不同背景、技能的「搞錯過來人」,分享自己又笑又喊的撞板故事,鼓勵大家繼續為我們的城市多作嘗試,開條新路!


如何為自己創造一份職業? ︳市集搞手X藍曬師 加行@nomad nomad

如何為自己創造一份職業?

︳市集搞手X藍曬師 加行@nomad nomad


【Error Friday】     Text / Gi  Photo / Nomad Nomad

如果你能為自己創造一個職業,不用為人打工,而是實踐自己的喜好與專長,那是你的夢想嗎?

黎加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沒有投擲過履歷表給任何人,給自己創造「市集搞手」這新興職業,意外地同時為香港創造了一片市集風景。到了今天,「市集搞手」已成為文青界別中不再陌生,甚至搶著要加入的行業。

她是誤打誤撞走進「未來職人」的行列,還是看到市集將要興起的潮流?如何創造一個自己享受卻未能預知收獲的行業?在為自己創造職涯的旅途,特別是一個嶄新的職業,她遇過什麼Trial and Error?更重要的是,如何抽身離開自己創造的潮流?

加行搞市集的具體經驗與心得,將在12月3日晚上的「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香港搞市集係咪註定Error?」詳細分享。

黎加行(圖中)給自己創造「市集搞手」這新興職業,與舊同學Kobe創辦nomad nomad組織,為香港創造了一片市集風景。

 

做市集,從來不止是做市集?

加行在搞市集前,其實並不知道所謂的市集是什麼模樣。「中學畢業後,我跟中學同學Kobe參加龐一鳴去歐洲的旅行體驗『一打人賣藝』,用basking 及Henna生活,」一群年輕人並不是柴娃娃擺路邊攤,而是真的要在旅途中賺錢生活,「我發現,在外地原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賣藝生活。」這個想法一直放在心裡,靜靜等待發芽。

加行及後進入浸大攻讀視覺藝術,畢業後,2014Kobe組織nomad nomad ,讓年少時賣藝的日子為延伸:「nomad就是遊牧的意思,目的是希望如遊牧般能在香港找尋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透過市集文化、藝術實驗、駐場計劃、獨立生產四個方向去實踐理念,收集不同的故事,交換彼此對生活的熱誠,從而更深刻思考生活問題。」全是沒有固定的概念、流動的嶄新想法!

那第一次市集,是如何開始的呢?「2014年,我們在相熟的大埔生活書院進行第一次『派對市集』,有東西賣、有工作坊、有放映會、有講座,是一個包含地攤、工作坊、電影放映會,是有關尋找生活方式的小派對等。」

2015年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第一次舉辦的nomad nomad市集,可謂開創了香港的地攤文化風景。

那次美好的派對經驗與迴響,讓她們決定要繼續辦下去。2015年,二人首次以畢業生身分,租用兆基書院天台,搞第二次市集,同樣有工作坊及音樂會等。「我們希望能探索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並提供試驗不同生活方式的平台。有見香港較鄰近地區較少自由擺賣的地攤,因此當時希望能定時舉辦活動,提供一個讓人隨意交流創意及技能的機會等。」

當然,去過nomad nomad的朋友一定感受到,那裡從來不只是市集,而是一個讓人快樂交流的平台,外行人實在不難不好奇:這些有趣安排與節目,意念是何而來?世上可沒有一本《市集搞手實用手冊》啊。

然而?後來她們辦了十多次市集,摸熟了籌劃方法,也形勢大好,為何卻漸漸淡出市集搞手的行列?

漸漸地nomad nomad 的市集主題,更多地關注社會議題,如2017年與香港素食會合辦「唔剝削動物生活節」。

 

 

市集如能成為滿意的作品

不過nomad nomad還是心繫市集。今年5月,她們舉辦了「節果決明花見藝術市集」,以「花」為主題,「這是我們真正能用花做市集及每檔的佈置,參加的檔主不多,能做到『貴精不貴多』;人們也行得很舒服。」這次舉辦市集的經驗,大大滿足了她心中對於市集的要求與想法。

加行坦言,這次市集各方面都是超額完成,「我們希望以後也能搞類似的主題市集,但實在要很多條件配合,可遇不可求。」

當nomad nomad已是本地市集搞手的「老大哥」,她覺得市集最珍貴的地方,是給新的手作品牌上場,分享品牌與作品的地方。「但弔詭的是,有水準有經驗又有叫座力的品牌,如何再吸引他們留在市集?這些都是讓本地市集整體的水平提高,卻能又保持新鮮感的挑戰。」她擔任了市集搞手至今,謙稱還一直在調整與摸索;但其實,她從中學會的市集舉辦技巧,已足以寫一本《市集搞手入行手冊》。

今年5月以「花」為主題的市集,能把心中對佈置的藝術要求實踐,是加行理想的市集模樣;但策劃的時間與資源,卻不是一般市集可比擬。

 

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 ︳香港搞市集係咪註定Error?

加行搞市集的具體經驗與心得,以及她將要另一市集搞手Dewil @ A.N.D對談的內容,將在12月3日晚上的「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香港搞市集係咪註定Error?以為搞市集好易,但點知好多伏關注組」,與Trial and Error Lab手作市集策劃人阿絹詳細分享。到時一起到來,交流大家對於市集Error的經驗啦!

日期:2021年12月3日(五) 
時間:7:30pm-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樓)
費用:$130/位
嘉賓:加行 @ Nomad Nomad,Dewil @ A.N.D

 

相關文章:

GLO Travel:當旅行社不能再辦旅行團,要退場還是前進?

「Mil Mill喵坊」創辦人葉文琪:香港無一卷自己製造嘅廁紙,是誰的Error?

Luna Is A Bep:讀嗰科唔做嗰行好Error?唔明白自己先最錯!

當眾人都以為區議員有求必應,是誰的Error?

黑暗中對話:笑着去營運社企,可能嗎?

陳偉霖:不過Error人生,就要找到自己的顏色

江記:破釜沉舟為本土動畫找新路!

共享房屋,香港人又諗錯哂?

開一間書店,是浪漫的錯誤?

尋找職志之旅,就是尋找生活之道

擁有得愈少物質,我們生活愈接近幸褔

從賣豆腐到做紮染 —— 懂得甚麼,就做甚麼

 


「錯誤星期五 Error Friday」是什麼?

是Trial and Error Lab每季其中一個週五搞的公眾活動。透過不同背景、技能的「搞錯過來人」,分享自己又笑又喊的撞板故事,鼓勵大家繼續為我們的城市多作嘗試,開條新路!


【市集控必睇】2022年,三個選物的關鍵字

【市集控必睇】2022年,三個選物的關鍵字


【把練習成為習慣】  Text /Gi  Photo/ Andy + 網站

如果你是市集或本地手作產品的愛好者,一定能歸納每年的市集潮流。年前是皮革大熱,繼而是花藝、浮游花以至各式壓花飾品;近年有布藝帽子頭帶以至動物主題產品;疫情後則是心靈以至能量與宗教手作。當然更少不了為香港人打氣的作品。

距離明年還不到兩個月,被疫情蹂躪多時的我們,已回不了一無顧慮的從前;不如就拋開「2022年大熱pantone與款式」等老掉了牙的說法,嘗試用社會與人文關懷的向度,以及本地手作人的處境,預測明年本地作品的潮流,歸納為三個未來買「嘢」的關鍵字

 

1.治癒「嘢」,從放負中轉化力量

過去兩年疫情籠罩全球,大家不得不收埋自己,總不禁胡思亂想,覺得自己技不如人、好怕沒job在手;直至疫症稍緩的今天,我們還是累積了不少負能量,無處抒發。不少插畫師率先「自救」如下圖的FarewellNotes,創作治癒、放負與暖心的作品。有時,懂得齊齊圍爐,自嘲一笑,苦澀就能轉化為苦笑,right?

一切盡在不言中明信片@FarewellNotes

 

2. 環保「嘢」,為地球先生盡一分力

疫情期間,誰都一定有叫外賣。有環保組織調查及估算,疫情前市民一星期購買外賣的次數約1,350萬次,疫情期間上升至約2,110萬次,升幅達56%,令塑膠垃圾數目大增;最無奈是,疫症竟持續接近兩年,堂食限制令外賣生活將沒完沒了。

於是不少關心環境的手作工藝師,鑽研以回收、升級再造等材料去創作,這定是一股巨大的創作潛力 —— 微小的力量,一定能為受苦的地球帶來幫助,那怕只是一點點。

或者你會問,「疫情令經濟壓力大增,何來心情消費?」那麼就學習簡樸生活;在迫不得已消費時,盡量只購買對地球友善的產品;以更負責任的態度,來對待自己與環境,一同創造令地球可持續發展的另類消費力。

環保回收木材製作手錶@木表

 

3. 本土「嘢」,留住香港味

「我真係好鍾意香港」,或者是你我仍選擇留在這裡努力的理由!鐘意香港,可以有多少方法呈現?食本土菜、講廣東話、用文字或錄像記低童年回憶之外,當然是用設計與藝術,讓時代巨輪下的香港味不致消失。而我們更應該相信,年輕一代的手作工藝,不單留住香港最美的回憶,更有能力為這裡創作更多屬於香港人的新作。

用紙膠帶記錄香港遊樂設施的繪本《我的快樂時代》@香港紙膠帶HKMT(圖:香港紙膠帶HKMT)

 

「每一次你所花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Anna Lappe

未來一年,就一起把練習成為習慣,一同珍惜每次難得購物的機會,並以此支持繼續用心創作的人吧!

 

 

相關文章:

【創業解謎】關於產品包裝,你要知道的四件事

【創業解謎】去手作市集擺檔前的四個思考練習

【創業有煩惱?】讀本書、找個人,就能指點迷津?

疫情令工作急剎停?年輕職人的抗逆心法

疫情逆境「畀啲掙扎」?青年手作工藝師尋自救方案

「把練習成為習慣」是什麼?

據說要養成一個習慣,要21日。而有怎樣的習慣,決定你是怎樣的人。接下來的日子,邀請你跟我們一起練習,直至把練習成為習慣。


【創業解謎】去手作市集擺檔前的四個思考練習

【創業解謎】去手作市集擺檔前的四個思考練習


【文創先行者專題】  Text /Gi +Gina  Photo/ Andy

市集,對手作工藝師而言,是展示作品、與客人交流以及實體銷售的舞台;對顧客來說,則是認識本土品牌、購買獨特手作產品、打卡與閒逛的平台。而對 Trial and Error Lab 管理員如我,遊走市集更是最喜歡的工作之一,既能觀察文創界別趨勢,又能認識新品牌新工藝,還可探訪有份擺檔的實驗室伙伴(Fellow)。 如果你擁有自己的品牌,也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在市集初試啼聲,但一直未有方向,那不如用一點時間想想以下四個問題;如找到答案,或者能令你信心大增。

 

1. 產品定價,是成本的幾多倍?

誰都知道控制成本至關重要,但定價不是高於成本,就叫做售價。有些品牌就算定價為產品成本的九倍,消費者都可以接受,重點是你是否能夠說服購物的朋友,為什麼你的產品值那麼貴。這些理由可能是物料、設計、做工、品牌形象……當然,要有人願意購買,亦為市場所接受,你的產品的定價才算及格。

 

2. 你的陳列產品方法是?

擺市集並非在超市貨架賣貨。手作產品的陳列,是有很大的學問。如果無從入手,不如先試試做好分類,並因應銷售地方,如提供的桌子大小,去調整產品位置,選擇跟品牌形象相襯的工具,如淺色枱布、木架、飾物架、紅酒箱、鏡子等,以突出重點貨品。

另外亦要利用道具擺設,提高消費者共鳴的情感,例如把秋葉跟大地色系飾物放在一起,就能突顯秋冬主題,或會大大提高吸睛度!記住,純粹把產品放在桌上,是很難讓人挑起購物意慾。

 

3. 包裝如何突顯品牌美學?

就算你很環保,不想浪費地球物資,但也要注意包裝與陳列,一定要有美感;使用循環再用的雪梨紙、卜卜膠都要三思。例如產品盒內加一張自家設計的產品保養卡或品牌簡介卡,已能提升產品格調,令消費者認識品牌獨特性。

 

4. 如何用產品攝影做視覺營銷?

你的產品 mood shot 如何,你的品牌格調也必如何!你希望消費者如何使用你的產品?怎樣感受你相信的價值?更重要是,如何令人在網上看一眼相片,就決定去市集支持你的品牌?學習影一輯風格配合品牌的 mood shot,或者是當前急務。

 

想為自己為一手一腳建立文創小品牌找出前路,在品牌的包裝設計、陳列及視覺營銷上有所進步,可以來 Trial and Error Lab 的 Trial Academy,或會找到出路。

 

相關文章:

【創業有煩惱?】讀本書、找個人,就能指點迷津?

疫情令工作急剎停?年輕職人的抗逆心法

疫情逆境「畀啲掙扎」?青年手作工藝師尋自救方案

「嘗試學院」是什麼?

Trial Academy由Trial and Error Lab 創立,為有志投身文化創意產業的青年,提供與職志和創業相關的課程或工作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