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l Academy | Freelancer權益保障淺談

Freelancer生活「Free」,是朝九晚五「打工仔」最羨慕的地方。
但一不小心,辛辛苦苦做的工作隨時都「被Free」— 即。係。走。數!T__T

不要誤會做Freelancer很「爽」,其實他們是自己的老闆,要負責找客戶、談細節、傾價錢,工作賺的一分一毫都有血有淚!如果遇上無良之徒,蓄意拖欠薪金或者獲不合理待遇,真的要「喊出嚟」!

今次Trial Academy 嘗試學院請來職工盟組織幹事Martin,他處理過很多僱傭關係的案件,將會分享Freelancer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原來不想被拖數、走數,是有方法預防的!

想知道怎樣捍衛自己的合理權益。快來一起學習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eelancer權益保障淺談

日期:15/2/2019(五)
時間:7:30pm - 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一樓)
費用:$130
名額:20-25人
對象:現職或有意成為Freelancer的人士,或有興趣認識Freelance行業的人士

分享內容:
1/ 與客戶洽談合作時要注意的地方
2/ 被拖糧,怎樣處理?
3/ 白紙黑字的証據:Quotation, Invoice與其他文件
4/ 個案討論和分析

報名連結:https://goo.gl/X4u75D

講者簡介:
Martin | @職工盟(HKCTU) 組織幹事
專責處理僱傭關係案件,教人辨別真自僱假自僱,認識如何保障自己權益等等。
網站:http://www.hkctu.org.hk/cms

劉彥昭 | 自由音樂人
入行十數載,他主要為管弦樂編曲,同時亦兼任多間教會及機構的樂器導師及樂隊訓練工作。他曾面對被拖欠薪金的情況,將會分享如何應對。


手作人最常遇到的五大金錢迷思

手作人最常遇到的5大金錢迷思


Text/ Jonathan + Gi        Photo/ Andy + Jonathan

Trial and Error Lab 高級媒體項目策劃在王育娟(又稱管理員絹)上月初在「deTour 創意匯聚十日棚」分享手作人工作苦樂。

 

許多手作人或工藝師都說,創立品牌、分享想法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刻,但內心卻一直交戰 —— 收入何來?如何平衡創作、教班與擺檔的時間與成本?怎樣令市集「埋來睇睇」的多,付出鈔票的人更?接訂單時能跟客人定出合理的價錢?

關於創作與收入的謎題,總永遠得不到答案?不如回顧Trial and Error Lab管理員絹早前在「deTour 創意匯聚十日棚」的分享,就解構手作人的迷思。

 

迷思一:全人手製作,才是手作產品?

「我不能用機器取代我的手作產品,是嗎?」

手作人們,要分辨「藝術品」與「商品」的分別!「藝術品」是數量少、不會複製和大量售賣,所以是全人手方式製作的藝術品,買家只屬少數。而「商品」的消費者則是普羅大眾,貨品售完便要補充,並須定期推出新的產品。手作產品可說是介乎兩者之間,既帶有藝術和設計的味道,又要進入消費市場。

手作產品怎樣包含人手製作的溫暖,同時又在市場生存呢?要是每件產品都全人手製作,製作時間便佔據手作人幾乎所有時間,並令成本大增,以致失去時間創作。

手作人必需明白這個矛盾。手作人PearlCatCat是Trial and Error Lab的友好伙伴,她的解決方法是進入量產階段,意思是判斷哪些產品或工序可以大量生產,以節省成本和時間。例如她的壓克力膠襟章、手機殼或絲巾等貨品,做好稿子和樣本後,找工廠或製作公司量產,讓手作人可以專注在產品設計及創作。

當然,一些強調全人手製作的東西,如手縫皮革製品、乾燥花飾品等,就未必適合量產了。

PearlCatCat 的壓克力膠襟章、手機殼和絲巾等手作貨品,當中一些製作工序可進行量產,節省創作者部分成本和時間。(圖:PearlCatCat )

 

迷思二:有麝自然香?

「作品只要製作得好看,自然便會有人前來購買啦!」

很多手作人剛入行,都抱着以上信念,製作出一件又一件美觀的作品,放到市集擺賣,卻發覺極少人購買。究竟「有麝自然香」這句話是不是錯的?

其實這句話並沒錯,但即使有「麝」,也要讓人聞到你有多「香」。

手作人Stella@軟石工作室(Trial and Error Lab嘗試學院「手作人品牌建立研習班」舊生)亦曾有以上誤解。她以軟石做成飾物、茶具和各種的生活物件,如藝術品般高貴優雅。「我第一次去市集擺檔,很多人讚賞我的作品,卻沒太多人肯買;後來擺檔,往往也只勉強賺到收入來付市集租金。」

Stella 的軟石作品很美,但問題在於她的包裝和陳列。原來她為了環保,她一直用鞋盒內的雪梨紙包裝作品(已經消毒);在市集擺檔時,為了方便補貨,把一盒盒作品排列成九宮格狀,無錯是很整齊,但就突出不到作品的高雅。

導師指出,是錯配的包裝與陳列,把她美麗的作品掩埋了。她嘗試改善問題,用上很多時間揣摩 ,慢慢改用精巧的小木盤,逐件作品陳列,亦以雅緻的木盒包裝。「我先後改了五次包裝!終於,慢慢地多了人掏錢買我的作品!」

每個去市集的人,眼睛只會停留每檔少於一分鐘;手作人若用上不適當的presentation,會令人看不見作品,然後很快離去。要令人「看見」,並掏出鈔票購買作品,就要建立品牌風格,並配合包裝和陳列方式,讓人們購買的意慾大大增加。

Stella @ 軟石工作室用上許多時間明白到,即使作品好,也要以恰當的包裝和陳列來吸引人。

 

迷思三:產品成本,要不要計算人工?

「如果將自己的薪金計算在產品的成本內,恐怕因價格太貴而在市集沒人青睞。那我寧願不計算自己的人工好了。(哭)」

這是許多手作人思考過的事,他們有時會不計成本地製作產品,使自己感到滿足,但卻無法維持生活。手作人往往只能參考市集或網店類似貨品的定價,有時不知道定價太低,未能包括人工和材料成本。

其實,有系統地計算成本,是手作人必需學懂的技能!簡單計算成本的方式,是把產品分類,按不同材料去計算成本,而不要把來價不一的原料一視同仁(譬如你用幾種有平有貴的皮革做錢包,就不能劃一定價)。而作品售價的計算方法,是把材料費、包裝費、運費、產品造型照費用、模特兒費用,以及文案宣傳等費用都計算在內;同時亦要計算人工,按技術難度、製作時間及創作意念等來定價,如此就可準確地制定產品售價。

 

迷思四:同行就註定相忌?

「同行如敵國」是一句極有智慧的古語。手作人或許會害怕自己的技術會被人知道,又或不希望跟行家同場 —— 要知道香港的手作市場已經夠小,手作市集規模亦小,貨品「行晒出來」,一眼睇晒,款式很易被人抄襲,那就完蛋了!

不過,今時今日,這想法或會限制自己的品牌及技術發展。

染皮手作人小宛@墨皮和皮革手作人阿富@Grew From Hands是我們的實驗伙伴(Lab Fellow),同樣是皮革工藝師,前者擅長混和顏色染在皮革上,後者則擅長皮革縫紉的技術。有次兩人一同上電視節目教授皮革工具。因兩人各擅勝場,決定集合自己的強項製作一個染皮眼鏡袋。兩人很高興能擦出創作上的火花,自此便經常雙劍合璧,並且合作教授工作坊去增加收入。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其別怕別人抄橋,不如想辦法尋找個人或品牌的獨特之處,才是致勝之道。

染皮手作人小宛和皮革手作人阿富,各人發揮所長,一起製作圖中的染皮眼鏡袋。

 

迷思五:全職手作一定乞食?

如果你能想通以上四大迷思的話,可能這才是你的最大迷思——「靠做手作,擺賣市集,我真的搵到錢嗎?」這問題被阿爸阿媽問過無限次!

在普遍香港人眼中,手作只是一個玩意。全職手作人的父母大多認為這工作收入不多且不穩定,不明白他們為何不找一份長工,而去抱着不切實際的理想過活。

造紙職人Because@水木研社(Trial and Error Lab 去屆Lab Fellow),原本是名設計師,但因喜愛研究造紙,數年前辭去工作,全職鑽研手造紙技術。起初她仍需依靠兼職工作,才可勉強維持每月四位數的收入。後來她嘗試開拓手造紙的喜帖市場,等待好一陣子,終有客人願意接納,以獨一無二的手造紙環保請柬。

慢慢地,她開創了手作市場上少有的升級再造紙藝,開始能給父母家用。誰說全職手作人一定是乞食?

老老實實,全職或半職手作人透過手作所賺的金錢或者不多,但他們卻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維生,並透過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告訴大眾內心的想法。手作人千萬不要完全迷失在金錢上;要是陷入自我懷疑,不妨回想當初做手作的初衷,讓心中那團火燃燒吧!

Because @ 水木研社製作的喜帖,每張帖都用植物、牛奶盒製作,是升級再造的環保工藝。(圖:水木研社)

 

相關文章:

創業哪有錢? 工藝師三大申請資助要訣

開辦工藝 Workshop 的三大秘技

三個開設網店的必殺技!

自己的作品版權,自己怎樣去維護?

Freelancer 接job五大陷阱

手作人開舖的10大真實問題

恐怖市集


試玩專員大召集!遊戲設計及帶領技巧研習班——前哨戰 by 龐一鳴

所謂「唔試唔知有幾好」,我們二月底將舉辦「遊戲設計及帶領技巧研習班」,由導師龐一鳴分享設計發人深省的遊戲。但所謂富啟發性的遊戲,可能有點抽象,所以我們安排1月22日來一次「前哨戰」,公開招募試玩專員!

試玩專員可率先體驗由龐一鳴設計的遊戲,親身感受以遊戲作為媒介,從而獲得啟發的神奇力量。無論你本身是否想參與研習班,都歡迎來做試玩專員!

*********************************
//遊戲設計及帶領技巧研習班 —— 前哨戰//

日期:2019年1月22日(二)
時間:7:30-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 HK(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樓)
對象:老師、社工、社福界、青少年工作者或其他活動帶領者
名額:15人(額滿即止)
費用:試玩價 — 免費!

活動內容:
- 透過遊戲作媒介,幫助參與者代入別人處境,認識未必太認識的羣體
- 體驗各類大師級遊戲
- 改編耳熟能詳的遊戲,例如:紅綠燈

導師介紹:
龐一鳴
創立多個關懷社會的團體,包括:推動平等教育單位香港真人圖書館 Human Library Hong Kong、食農教育組織港嘢 Kong Yeah、實踐海外藝術交流機構一打人去賣藝 Let's Start、關心小店行動唔幫襯地產商的聖誕等等。過去二十年運用遊戲服侍不同羣體,包括復元人士、少數族裔、退休長者、戒毒青年、新來港兒童。

**註:活動期間,Trial and Error Lab有權對參加者進行攝影、攝錄或錄音,毋須事先諮詢任何人或取得任何人批准。參加者須同意於活動中接受Trial and Error Lab拍攝及錄影作記錄及宣傳之用。敬希留意。


【Error Friday】開一間唔執笠的社企?

 

開社企,難!要營運順暢,捱過租金與收支平衡的關口,更難!像香港社企「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 Hong Kong (DiD HK)),去年7月曾宣佈體驗館暫停運作,我們都以為要失去這家開業兩年便有盈利,也是TripAdvisor 名列首位的本地旅遊熱點!後來它居然敗部復活,在原址續租,繼續舉辦好玩又有意義的活動。

究竟一個社企如何持續發展?怎樣擴闊收入來嗎?請來體驗館所屬的社企「對話體驗」行政總裁朱月如小姐,到來錯誤星期五分享這場敗部復活帶來的經驗。(圖片提供:黑暗中對話)

**預告:這晚請來龐一鳴帶領「無人error」遊戲,與大家一起warm up!**

Error Friday 報名連結:https://goo.gl/dLSpZx

*********************************

//Error Friday 詳情//

日期:2019年1月25日(五)
時間:7:30-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 HK(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樓)
收費:$120
報名連結:https://goo.gl/dLSpZx (在這裏報名才作實呀!)
截止報名:2019年1月23日(已報名的參加者,會在活動前收到電郵確認通知)

嘉賓:
朱月如 | Dialogue Experience 對話體驗行政總裁

當晚分享問題:
1/ 帶一個外國成功的社企來香港,有什麼方法和程序?
2/ 起初「對話體驗」只有「黑暗中對話體驗館」。其後2014年方開始「對話體驗」服務,提供企業培訓,並很快讓機構轉虧為盈。當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嘗試?
4/ 對於「對話體驗」的宗旨——幫助視障人士羣體;「對話體驗」如何創造一個創新的營運模式,讓一羣高學歷的視障人士能享有較平等的待遇?
5/ 而另一邊的「黑暗中對話體驗館」也嘗試了很多有趣的點子,例如不同主題的體驗、情人晚餐。如何擁源源不絕的點子?
6/ 因為業主2018年7月要收回「黑暗中對話體驗館」的單位,差點令體驗館終止運作。他們如何化解危機?有另覓新的營運方案嗎?在香港,是否即使多努力營運社企,也難以抵抗土地問題?
7/ 開辦社企多年,最容易犯的Error是什麼?


墨染瞬間。墨皮

墨染瞬間 @ 墨皮


【另類職志專題】Interview & edit/ Jonathan      Video /Ball     Text / Gi & Jonathan

 

人生變幻無常,我們要怎樣才能留住當下?「我會把當下喜歡的畫面,以顏色染到我的皮革作品上。因為人生沒有事情可以永遠長存,人只能夠捕捉當下的畫面。」手染皮革師小宛@墨皮說。

墨皮是小宛創立的皮革工藝品牌,她結合了皮革和顏色,以混色及染色技巧,表達顏色的流動凝固於當下的感覺,以留住春夏秋冬、旦暮朝夕的美。

這些道盡人生與四季變幻的作品,創作者竟是眼前的女生,小宛。

 

無心插柳發現染皮技術

年輕的小宛,為何想到要成為「留住當下」的全職手染皮革師? 「因為人生很多的境況,都是不能想像。」小宛的一句,恰恰點出她的經歷。「我畢業後任職社工;社福界追數文化令人心力交瘁;同時幾年間也經歷了人生的生離死別、聚散無常;感到疲憊迷茫。」因緣際會,小宛接觸到染色皮革工藝,發現這技術很能表達自己的想法;經過反覆練習,掌握一定的技術後,她決定辭去社工工作,創立自己的品牌「墨皮」,當一名全職工藝師,其後並加入Trial and Error Lab成為實驗伙伴

小宛回想當初鑽研獨特的皮革染色技巧,曾被顏料店老闆訕笑她,「混色效果不是這樣的,整色整水!」固執的她偏偏不信,回家嘗試多遍,但每次都失敗收場。「為了嘗試心中的效果,我曾經很沮喪。而我已經全職去做,究竟欠缺了什麼呢?」 再過一陣子,她決定不再執著於固有技術,而順着心意去隨意染色,竟誤打誤撞染到「極光流動」的效果。她記住了當刻的做法,反覆練習,終於做到滿意的效果。「當『極光』浮現在皮革上,雖然圖案是固定的,感覺卻很流動;我覺得就像人生,既聚且散,既靜又動,這就是我要的感覺。」

 

專注染皮創出特色作品

整個染皮過程中,她更享受當中的精神高度集中:「我不用理會身邊的任何事情,也忘記生活的繁瑣碎事。當刻我的心中,只容得下此刻的專注。」

如此,她慢慢創作出極光、墨之流動及池上稻田.夜空等一系列獨特的染色皮革作品

我們的人生,能否也像小宛般,放手不快樂的時刻;全心追求心中嚮往的理想,重新創造當下的快樂?

 

 

[2018年11月15至18日,墨皮已跟Trial and Error Lab到台灣參加『Pop Up Asia亞洲手創展』,向亞洲各地的手作人和組織介紹品牌。更多她的品牌故事,可看 這裏 ]

 

相關文章:

教識徒弟有師傅。Grew From Hands

執皮不悟。Stanley @ H14

把蛋糕化為飾物。Vinci@無茶苦茶

「另類職志專題」是什麼?

我們嘗試開展以多媒體形式,帶大家走入非主流的職志世界,了解Trial and Error Lab當中的實驗伙伴,他們不同的職業和工藝故事。


香港台灣手作人隔空大對談!

香港台灣手作人隔空大對談!


【市集街訪系列】Video / Ball

Trial and Error Lab 管理員這次衝出香港,跑到台灣市集進行街訪!

我們帶了一堆香港市集愛好者的問題,去了解台灣手作人創作與擺檔的經歷。我們最想知道,台灣人,特別是手作人,生活會比香港人輕鬆嗎?他們答道,在台灣同樣要過平日趕貨、週末跑市集的生涯,也一樣要面對競爭壓力。

而台灣最普及是露天週末市集,檔主一天擺十多小時,會不會貨未賣出,人卻曬黑?台灣朋友們在片段中提供了可愛的答案。

香港人也很關心在台灣做手作怎樣維生?如何維持創作的熱情?如果移民去台灣做創作可以嗎?他們說,手作品牌一定有比大品牌的優勝之處,別讓自己的藝術家靈魂被埋沒!

其實不論是否手作人,也感受到台灣人在片對香港人的鼓勵;記得看到最後,他們有重要說話要跟我們說呀!(感人熱淚mode)

 

 

Interview / Johnathan & Gi
Video editing / Ball & Johnathan
Special thanks / 好好手感微笑市集life mart 手作市集I am 宅棲所刻可文創毛小孩~羊毛氈手作


當我好好分享品牌或人生故事,就是一個好的導賞員

當我好好分享品牌或人生故事,就是一個好的導賞員


【Trial Academy 技術文】 Text/ Gi

每次在市集、workshop 或工作室,不免要跟人分享你的工藝或品牌。有沒有發現,若視自己是導賞員,以講故事的技巧,把手作、創業、生活與社區有趣事情連結,導賞別人去明白自己的創作歷程,聆聽的朋友都會特別留神

發現生活、了解眼前人需要,再整理成感動自己與別人的品牌故事;的確未必跟手作或工作有直接關連,但能讓人明白手工藝對於城市前行的重要,並且認同你在事業上付出的努力。

正如身為 Trial and Error Lab 這共同工作空間的管理員,每次有人來參觀,都期望我為他們來一個簡單的「工藝室導賞團」,分享 Lab 的由來、空間規劃、實驗伙伴(Lab Fellow)的品牌與人生故事,以及香港年輕工藝師的另類職涯。周星馳說過「臨時演員都係演員」,我臨急臨忙要做「導賞員」,當然施盡混身解數講解!要是導賞後獲得掌聲,並促使參觀者有興趣跟 Lab Fellow 深入了解甚至訂貨,我覺得已經有賺。

其實真要感謝導賞員好友 Luke(譚健樂),是他鼓勵我參加不同的社區導賞,並從中學習導賞技巧,給我生活、工作以至日常對話滿滿的信心,才敢於分享心中相信的價值。(Well,以前是我是絕不會在人群中發言的內向者……)

究竟,我們的生活,為甚麼需要導賞技巧?導賞團又如何令社會前行?

譚健樂(Luke,圖中白衣者)常以分享街坊故事為導賞團內容。(圖片由街坊帶路提供)

 

人們,為什麼需要導賞?

回想起來,我是兩年前在一次導賞團中認識 Luke(譚健樂)。

「我喜愛社區導賞,是因為愛聽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導賞團是一種有趣形式,讓人去分享和梳理自己與社區的故事,然後衍生動力去投入社區,如此社區就更有活力。」Luke 說,其實以前他沒想過,導賞團能給他生活的想像。

畢業才幾年的他,來自科大工商管理系,沒像大部分同學,畢業後加入大企業做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MT),而是進到一家針對人口老化議題的基金會工作。

因在小企業,他接觸到街坊與長者,也涉獵社會政策,工作十分有趣,令他工餘常常想,能否運用大學時學到的營商知識,再結合行動,去讓社區更好?「像我很喜歡自己成長的長沙灣,那裏有很多可愛的街坊 — 如果帶外國人或本地人行 tour 了解長沙灣可以嗎?長沙灣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事情發生,我們可否用有趣的角度給別人介紹?」一次偶爾接觸到本地社區導賞團,他覺得似乎找對了形式,「能用旅客的眼光,輕輕鬆鬆地探索社區,像去外國遊玩一樣,就是這樣了!」

因已累積了一些工作和行動經驗,他就邀請朋友組成團隊,先去 trial and error 心中的想法。「我們不要做坊間的古蹟歷史或郊野生態導賞團,而是想做深度體驗的社區旅遊,讓人擁有真正的在地體驗,了解社區正在發生、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他們更希望讓參加者思考,社區為什麼需要導賞?導賞能為人帶來什麼改變?「我們就開始試試帶團,發現不要背歷史資料,而是透過訪問街坊,得出真實的資料,整理成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深入的故事。只要參加者投入當中,就能受別人的社區故事激勵,從而擴闊自己生活的想像。」

終在 2016 年下旬,Luke 和幾位朋友,工餘時創立「街坊帶路」這社會企業,與一群義工和導賞員,成為社區文化導賞組織。他們設計多條非傳統的社區導賞路線,如涼茶店、中醫館、後巷廟宇團;同時也開設主題導賞團,以社區中被忽略的少數族裔店舖和群體為主角,讓人認識社區不為人知的街坊故事。

經過一年多的營運,Luke 跟朋友開始摸索到「街坊帶路」對社會和人群的影響,也改為專注訓練社區導賞員,提供培訓、設計路線。最重要是,「街坊帶路」已建立了一個真正的街坊網絡,導賞學員可以接觸到真正的社區街坊,透過訪問及田野調查,設計不離地、發掘到社區不為人知一面的導賞路線

街坊帶路跟長者協助策劃導賞團,充滿笑聲。(圖片由街坊帶路提供)

 

導賞,令生活更多看見和趣味?

「記得有次,我們到彩虹邨一家社區中心,跟十多位『登六』的長者做導賞員訓練,一起發掘社區和自己的故事,化成導賞路線和內容。」某天他經過彩虹邨,竟看到兩位長輩「同學」正舉起自己做的行人指示牌,教路人去那著名的拍照景點彩虹球場,同時分享彩虹邨的故事。「他們透過導賞訓練,開始自發地、有意識地為社區做點事情,真是很大的改變呢!」

另外亦有街坊說,住在彩虹邨 30 多年,從沒到過僅一橋之隔的牛池灣公共圖書館,「但為了設計導賞團路線,他們終於去了,似是發現了一個新大陸,都說很開心!」他深信,自己不是老師,而是一個引導者,「只要讓他們看到社區,一起透過導賞,去梳理社區故事就很足夠。」

Luke 當了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深導行」的影子導賞員近兩年,協助前無家者帶團,今年一月更一起去台中跟當地導賞團交流。(圖片由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提供)

但他並未因此滿足。去年初,Luke 自己參加了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舉辦的「深導行」,一個由前無家者帶領的深水埗社區導賞團,為自己的所住的深水埗區,當一個真正的導賞員。「前無家者帶團時,我就負責做『影子』導賞員,緊隨同行、補位,結束時彼此鼓勵和檢討。我漸漸跟這些『老友記』建立深入和信任的關係。同時參加者既可較深度地認識深水埗和無家者的困難,我和老友記的生命也同時成長,深深感到自己是社區的一份子,是有所貢獻的,而不再是社區中的受助者。」

或者,Luke 在自己和街坊身上,終於找到社區導賞團存在的價值 — 導賞是為了什麼?在他跟前無家者做導賞員也好,「街坊帶路」去培訓社區機構及街坊,包括不同年紀的街坊、不同種族、不同工作的導賞員也好,皆是為了尋回自己和社區的身分,讓每個人不再覺得自己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而是有所歸屬,也擁有分享的平台

「其實參加導賞團的門檻很低,只要走出門口,行出一步,就能看到社區中,平時看不到的人和事。」今個週末,不如就去報名參加一個導賞團,嘗試這第一步!

(原文撮自《一小步》之訪問)

 

相關文章:

社區導賞團研習班 2019

創業哪有錢? 工藝師三大申請資助要訣

開辦工藝 Workshop 的三大秘技

三個開設網店的必殺技!

自己的作品版權,自己怎樣去維護?

Freelancer 接job五大陷阱

【社區導賞團研習班 2019 @Trial Academy】

2019年1月Trial and Error Lab的 TrialAcademy 嘗試學院,將開辦「社區導賞團研習班」,讓大家學做一個有型有格的社區導賞員!這研習班,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來的課程,即使你未想帶導賞團,但導賞員的技能及知識,卻可應用於生活上,令你發掘到生活有趣的一面。

研習導師是「街坊帶路」,一個提供社區導賞員同行、培訓及顧問服務的深度社區體驗的機構,是活力又有諗頭的團隊!他們將把歷年帶團心得無私共享,機會難得啊。截止報名日期為27/12,導賞員有學費優惠!報名連結:https://breakgather.breakthrough.org.hk/form/T&Emc_01A


新手上路:經營網店101

 

當網購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網店店主究竟如何令自己的產品「吸睛度」level up? 網店設計師或手作工藝師經常面對的問題:「網購平台店舖多到一個點,消費者十成九都錯過產品。(淚)」

其中一個超受歡迎的大型平台Pinkoi,目前有超過9,000間活躍經營的網店,如果你是其中一員,到底要怎樣才能得到消費者神聖的一「Click」?甚至吸引到他們去買你的產品?

《新手上路:經營網店101》工作坊去年舉辦後,發現大家都好like,大讚實用!因此,Trial Academy決定再次邀請在經營網店方面經驗十足的插畫家及設計師Pearl,以用家角度分享如何管理Pinkoi網店以及營運上的實戰經驗——就是透過平日用心Trial and Error,不斷修正和累積出來的精華心得!她將會在工作坊中無私大公開,讓大家也可以一同進步和練習! 無論你是想透過Pinkoi開網店,或已經是不同平台的網店店主,都歡迎你參加交流一番!名額有限,快快報名吧~

報名連結:https://goo.gl/NBkAQy

*********************************
//新手上路:經營網店101//

時間:11/1/2019(五)

時間:7:30pm - 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突破中心1樓)

費用:$130

名額:20-25人

對象:準備開設網店的人士、經營網店的新手或有興趣了解網店運作的人士

講者:Pearl | 本地手作人 分享

內容:
1. 開設網店的創業條件
2. 用家角度分析:申請開Pinkoi網店的步驟與須知
3. N個經營網店要注意的地方 + 小秘訣
4. 個案討論和分享

報名連結:https://goo.gl/NBkAQy

講者簡介:Pearl | 本地手作人

她擁有超過十年以上繪畫插畫和繪本的經驗。於2015年成立手作品牌 Pearlcatcat,以插畫故事內容為藍本,製作陶瓷、刺繡和紙品類產品,在不同平台均開設過網店。

網頁:https://hk.pinkoi.com/store/pearlcatcat


一小誌製作研習班 2019

https://youtu.be/4GZcnl9-o94

在這個紙本不被重視的年代,甚麼人想要做一本「小誌」(zine)?

A. 我有一件很正的事想寫或畫下來。
B. 我想學習出版一本小書。
C. 我有很多鬼主意想告訴人。
D. 我想整理內心的聲音。

短片中的Fion和Kelvin是上幾屆的一小誌製作研習班學員,他們因為有以上想法,於是參加了這研習班,並成功製作自己的「一小誌」,至今仍相當回味學習過程。導師梁柏堅2019年1月將再次開辦這小型工作坊,為學員理順出版小誌的目的、主題,並在製作、排版到印刷提供意見。課堂完結,你都會跟Fion和Kelvin一樣,擁有屬於你的「一小誌」! (*截止報名日期:12月31日)

*********************************
//一小誌製作研習班2019 @ Trail Academy//

上課日期:9/1, 16/1, 23/1, 20/2 , 27/2, 13/3, 20/3 (逢星期三,包括課堂及個別導修時間)

時間:7:30pm – 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樓)

對象:對紙媒關注的人士,又或一直想把個人想法整理,並想傳遞一些信息,用小誌(zine)去記載的朋友。

名額:12 – 15人

報名連結:https://goo.gl/sBvyv5

研習目標:好的小誌(zine)不只講求美感,也講脈絡、進路和內容,這研習班將與學員一起由構思主題呈現、製作、印刷到發行,慢慢研習如何完成一本有個人風格的小誌。

研習問題(部分):
- 紙本作為媒介有何特色?
- 怎樣舖排和理順自己的信息?
- 排版和設計與信息傳遞有何關係?
- 印刷和製作有什麼要考慮的地方?
- 紙本製作如何結合網上媒界達到宣傳作用?
- 「小誌」如要發行,有何渠道?程序如何?

研習方法:
一)課堂授課--簡單的編輯技巧、媒體理論、設計方法解說
二)收藏分享--老編分享多年來「買埋買埋」的雜誌、小誌收藏,分析編輯套路
三)實驗習作--必須自行或小組完成一本實習小誌,在2019年5月的Trial and Error Lab「成果展」展出分享

導師:梁柏堅 ︳Breakazine 突破書誌編輯顧問
Pakkin不是導演,不懂填詞,也沒有參選2015年的區議會選舉。過去20多年,Pakkin在「突破」分別做過書籍編輯、網站監製及雜誌編輯工作。2008年Pakkin開始跟戰友一同籌辦《突破書誌 Breakazine》,見證書誌這8年來不斷的變化及革新。

費用:$1,800

 


親身參與海外展會的三大理由

親身參與海外展會的三大理由


【海外市集與展會2018 Pop Up Asia 專題】Text/ Kuen        Photo/ Gi + Kuen

台灣Pop Up Asia,有300個台灣、日本、香港、南韓的品牌擺展,好不熱鬧。

2005年,「創意市集」一詞誕生,意指在市集擺賣的藝術家與設計師,透過街頭的攤檔展示作品,更是展現創作意念與人生故事。創意市集這十年的確遍地開花,台灣、日本、泰國以至香港,近年舉辦各式其式的創意市集,成為城市一度美麗的藝文風景。

不過,創意市集是在文創行業求存的工藝師或手作匠人,最理想的舞台嗎?他們每週末帶着大包小包,手拉載滿作品與陳列道具的行李箱東奔西跑,即使幸運地能把作品賣完,但市集能否為這些從事非主流職志的青年人,帶來更多的注視?也令他們的手創事業走得更遠,而不滯留在那一呎乘呎半的小攤檔?

今年11月中旬,台灣一年一度大型文創展會Pop Up Asia舉行,有20個來自亞洲各個城市,在松山文創園區進行為期4天的展會。Pop Up Asia跟台灣以至亞洲一般市集不同,會連繫文創事業生產線的上下游,由材料商、生產商到工藝師及工藝學校,以致不同銷售渠道和買手,都會因為攤檔及交流會等機會彼此遇上,使未來出現各種合作的可能。如此,亞洲的文創行業的版圖愈益擴展,市場愈見茂盛,才能一起把主流「手作仔搵唔到大錢」的觀念摒棄。

即使香港一年下來有許多市集,但這種結合銷售和展覽的大型展會仍是鮮見,更遑論有人牽頭。來自香港的Trial and Error Lab,就帶同幾位從事手創的實驗伙伴到Pop Up Asia擺展。以下的觀察,或許值得關注文創產業的朋友借鑑以至自省。

每天3場的分享會,總坐滿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工藝師及買手,會後大家都會交流以至交換名片。

 

展示作品,竟是把一間店搬來?

Pop Up Asia共有3個展館,包括材料館、主題館和品牌館,有超過300個手作品牌擺展。台灣檔主們有主場之利,可以帶大型木枱、櫃子,甚至打銅器的工作枱,把檔位佈置得美輪美奐。反觀一些香港來參展的品牌(包括我們),仍停留在擺地攤又或年宵市場 —— 開一張枱、鋪一塊布、加幾個層架就是,頗有隨時「走鬼」之感。

品牌館中的眾多檔口,台灣品牌「Dodowu」吸引着我的視線,整個檔位是雙連式,用麻布為背景,綴以大量乾花,充滿田園風味,猶如一間店舖。如果是香港人,相信會用盡每一吋空間擺貨,但「Dodowu」的主人不但只用兩張枱展示作品,還騰出大量空間,讓客人悠閒地走動。

台灣品牌「Dodowu」的檔口,放滿乾花,賞心悅目。

「檔位佈置是品牌精神的延伸,」品牌創辦人小玉老師說,「我留下一大片空間,就是想讓人在選購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在和舒適,就像戴上我所做的貝殼和晶石手工飾物首飾一樣。」

台灣檔主參與展會,注重的不只是枱面陳列,而是整個檔位的空間運用和氣氛營造。他們把檔位看成一間商舖,除了銷售產品,更是展示品牌個性的舞台。香港因土地問題,連文創產業都沒甚空間發展,這雖展現了香港人的靈活性,但也局限了想像和發展。在此呼籲有心支持香港文創產業的業主,不要再吝嗇空間給工藝師。

以「手作輕珠寶」為品牌定位的「Dodowu」,陳列講求空間感。

 

賣貨重要,還是識人重要?

另一台灣品牌「鯨湯匙」,是一個把用剩餘木材製作生活器物的品牌,例如鯨豚造型的木匙羹,形態活靈活現。他們的檔位空間感十足,用一塊札染藍布作為裝飾的主題牆。我瞄一瞄他的檔,似乎沒太多存貨,不像是為賣貨而來,那為何他會參加呢?

「因為我想拓展網絡,而這個展會可以連繫買手參與,我想看看會不會遇到商業合作,所以就參加了。」創辦人張意回答。

回想在準備參加Pop Up Asia時,我們的工藝師總是擔心貨量不足。但其實參展的最大目的,不光是做賣貨,更是增加品牌曝光的機會,認識各方人物,接觸買手或企業,拓展合作領域,令品牌發展得更廣更遠。就像我們其中一位工藝師,因為這次來台,才有機會接受台灣媒體訪問,同時有當地的寄賣合作查詢。有心發掘新品牌的零售界或文創業朋友,多去這類大型展會,定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鯨湯匙」檔口就只放這十多件作品,膽識過人。(圖:鯨湯匙 Facebook)

 

的市場在哪兒

在Pop Up Asia,竟遇上香港同鄉「織園」,是個一人品牌,用自家編織的布料製作袋、圍巾,甚至畫作!在檔位放有織布機給客人作工藝體驗,也有少量作品售賣。這裏的租金並不便宜,以一個剛發展的品牌來說,應付到嗎?

「相比香港市場,我的作品很受台灣人歡迎,」創辦人Cloudy指,品牌創辦3年,已經第2次參加Pop Up Asia,她發現作品在香港未必很受注目,曾經沮喪;但來到台灣,居然頗受歡迎,「因為參與台灣展會,才知道要發展台灣市場,因為他們都喜歡這種色彩悅目的織品,不像原住民的織品般單一。」她續指,擺展第3天租金已經回本,「畢竟香港的市場較小,而過去認識海外市場的門路也不多。在這裏,實在為創作打下強心針。」

有時出去走走,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市場在哪兒;即使只是文創愛好者,也可能要到海外,才找到心頭好,甚至因為獨具慧眼,而促成商機。盼望下年秋天Pop Up Asia再舉行時,我們都已具體好的心理質素,去親身擺展參與,又或物色新血,令本地的文創產業走前一步。

來自香港的「織園」,無論人與作品皆受台灣人歡迎。

 

 

相關文章:

直擊台北2018Pop Up Asia —— 香港人去台灣參加手創展,為乜?

走佬去台北—— Vlog 版!

【Trial and Error Lab 進軍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是一個冒險者的羣體,相信不斷嘗試、修正,持續朝着目標進發。今年11月15-18日,我們已跟Lab Fellow(實驗伙伴)來一次冒險,參加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要為手作人帶來什麼視野?對本地與外地市集帶來如何深度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為本地文創市場帶來什麼洞見與展期?請留意我們的媒體報道。

相關連結:https://trialanderror.hk/error-events/overseas-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