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l Academy | Freelancer權益保障淺談
Freelancer生活「Free」,是朝九晚五「打工仔」最羨慕的地方。
但一不小心,辛辛苦苦做的工作隨時都「被Free」— 即。係。走。數!T__T
不要誤會做Freelancer很「爽」,其實他們是自己的老闆,要負責找客戶、談細節、傾價錢,工作賺的一分一毫都有血有淚!如果遇上無良之徒,蓄意拖欠薪金或者獲不合理待遇,真的要「喊出嚟」!
今次Trial Academy 嘗試學院請來職工盟組織幹事Martin,他處理過很多僱傭關係的案件,將會分享Freelancer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原來不想被拖數、走數,是有方法預防的!
想知道怎樣捍衛自己的合理權益。快來一起學習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eelancer權益保障淺談
日期:15/2/2019(五)
時間:7:30pm - 9:30pm
地點:Trial and Error Lab(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一樓)
費用:$130
名額:20-25人
對象:現職或有意成為Freelancer的人士,或有興趣認識Freelance行業的人士
分享內容:
1/ 與客戶洽談合作時要注意的地方
2/ 被拖糧,怎樣處理?
3/ 白紙黑字的証據:Quotation, Invoice與其他文件
4/ 個案討論和分析
講者簡介:
Martin | @職工盟(HKCTU) 組織幹事
專責處理僱傭關係案件,教人辨別真自僱假自僱,認識如何保障自己權益等等。
網站:http://www.hkctu.org.hk/cms
劉彥昭 | 自由音樂人
入行十數載,他主要為管弦樂編曲,同時亦兼任多間教會及機構的樂器導師及樂隊訓練工作。他曾面對被拖欠薪金的情況,將會分享如何應對。
手作人最常遇到的五大金錢迷思
手作人最常遇到的5大金錢迷思
Text/ Jonathan + Gi Photo/ Andy + Jonathan
許多手作人或工藝師都說,創立品牌、分享想法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刻,但內心卻一直交戰 —— 收入何來?如何平衡創作、教班與擺檔的時間與成本?怎樣令市集「埋來睇睇」的多,付出鈔票的人更?接訂單時能跟客人定出合理的價錢?
關於創作與收入的謎題,總永遠得不到答案?不如回顧Trial and Error Lab管理員絹早前在「deTour 創意匯聚十日棚」的分享,就解構手作人的迷思。
迷思一:全人手製作,才是手作產品?
「我不能用機器取代我的手作產品,是嗎?」
手作人們,要分辨「藝術品」與「商品」的分別!「藝術品」是數量少、不會複製和大量售賣,所以是全人手方式製作的藝術品,買家只屬少數。而「商品」的消費者則是普羅大眾,貨品售完便要補充,並須定期推出新的產品。手作產品可說是介乎兩者之間,既帶有藝術和設計的味道,又要進入消費市場。
手作產品怎樣包含人手製作的溫暖,同時又在市場生存呢?要是每件產品都全人手製作,製作時間便佔據手作人幾乎所有時間,並令成本大增,以致失去時間創作。
手作人必需明白這個矛盾。手作人PearlCatCat是Trial and Error Lab的友好伙伴,她的解決方法是進入量產階段,意思是判斷哪些產品或工序可以大量生產,以節省成本和時間。例如她的壓克力膠襟章、手機殼或絲巾等貨品,做好稿子和樣本後,找工廠或製作公司量產,讓手作人可以專注在產品設計及創作。
當然,一些強調全人手製作的東西,如手縫皮革製品、乾燥花飾品等,就未必適合量產了。
迷思二:有麝自然香?
「作品只要製作得好看,自然便會有人前來購買啦!」
很多手作人剛入行,都抱着以上信念,製作出一件又一件美觀的作品,放到市集擺賣,卻發覺極少人購買。究竟「有麝自然香」這句話是不是錯的?
其實這句話並沒錯,但即使有「麝」,也要讓人聞到你有多「香」。
手作人Stella@軟石工作室(Trial and Error Lab嘗試學院「手作人品牌建立研習班」舊生)亦曾有以上誤解。她以軟石做成飾物、茶具和各種的生活物件,如藝術品般高貴優雅。「我第一次去市集擺檔,很多人讚賞我的作品,卻沒太多人肯買;後來擺檔,往往也只勉強賺到收入來付市集租金。」
Stella 的軟石作品很美,但問題在於她的包裝和陳列。原來她為了環保,她一直用鞋盒內的雪梨紙包裝作品(已經消毒);在市集擺檔時,為了方便補貨,把一盒盒作品排列成九宮格狀,無錯是很整齊,但就突出不到作品的高雅。
導師指出,是錯配的包裝與陳列,把她美麗的作品掩埋了。她嘗試改善問題,用上很多時間揣摩 ,慢慢改用精巧的小木盤,逐件作品陳列,亦以雅緻的木盒包裝。「我先後改了五次包裝!終於,慢慢地多了人掏錢買我的作品!」
每個去市集的人,眼睛只會停留每檔少於一分鐘;手作人若用上不適當的presentation,會令人看不見作品,然後很快離去。要令人「看見」,並掏出鈔票購買作品,就要建立品牌風格,並配合包裝和陳列方式,讓人們購買的意慾大大增加。
迷思三:產品成本,要不要計算人工?
「如果將自己的薪金計算在產品的成本內,恐怕因價格太貴而在市集沒人青睞。那我寧願不計算自己的人工好了。(哭)」
這是許多手作人思考過的事,他們有時會不計成本地製作產品,使自己感到滿足,但卻無法維持生活。手作人往往只能參考市集或網店類似貨品的定價,有時不知道定價太低,未能包括人工和材料成本。
其實,有系統地計算成本,是手作人必需學懂的技能!簡單計算成本的方式,是把產品分類,按不同材料去計算成本,而不要把來價不一的原料一視同仁(譬如你用幾種有平有貴的皮革做錢包,就不能劃一定價)。而作品售價的計算方法,是把材料費、包裝費、運費、產品造型照費用、模特兒費用,以及文案宣傳等費用都計算在內;同時亦要計算人工,按技術難度、製作時間及創作意念等來定價,如此就可準確地制定產品售價。
迷思四:同行就註定相忌?
「同行如敵國」是一句極有智慧的古語。手作人或許會害怕自己的技術會被人知道,又或不希望跟行家同場 —— 要知道香港的手作市場已經夠小,手作市集規模亦小,貨品「行晒出來」,一眼睇晒,款式很易被人抄襲,那就完蛋了!
不過,今時今日,這想法或會限制自己的品牌及技術發展。
染皮手作人小宛@墨皮和皮革手作人阿富@Grew From Hands是我們的實驗伙伴(Lab Fellow),同樣是皮革工藝師,前者擅長混和顏色染在皮革上,後者則擅長皮革縫紉的技術。有次兩人一同上電視節目教授皮革工具。因兩人各擅勝場,決定集合自己的強項製作一個染皮眼鏡袋。兩人很高興能擦出創作上的火花,自此便經常雙劍合璧,並且合作教授工作坊去增加收入。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其別怕別人抄橋,不如想辦法尋找個人或品牌的獨特之處,才是致勝之道。
迷思五:全職手作一定乞食?
如果你能想通以上四大迷思的話,可能這才是你的最大迷思——「靠做手作,擺賣市集,我真的搵到錢嗎?」這問題被阿爸阿媽問過無限次!
在普遍香港人眼中,手作只是一個玩意。全職手作人的父母大多認為這工作收入不多且不穩定,不明白他們為何不找一份長工,而去抱着不切實際的理想過活。
造紙職人Because@水木研社(Trial and Error Lab 去屆Lab Fellow),原本是名設計師,但因喜愛研究造紙,數年前辭去工作,全職鑽研手造紙技術。起初她仍需依靠兼職工作,才可勉強維持每月四位數的收入。後來她嘗試開拓手造紙的喜帖市場,等待好一陣子,終有客人願意接納,以獨一無二的手造紙環保請柬。
慢慢地,她開創了手作市場上少有的升級再造紙藝,開始能給父母家用。誰說全職手作人一定是乞食?
老老實實,全職或半職手作人透過手作所賺的金錢或者不多,但他們卻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維生,並透過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告訴大眾內心的想法。手作人千萬不要完全迷失在金錢上;要是陷入自我懷疑,不妨回想當初做手作的初衷,讓心中那團火燃燒吧!
相關文章:
墨染瞬間。墨皮
墨染瞬間 @ 墨皮
【另類職志專題】Interview & edit/ Jonathan Video /Ball Text / Gi & Jonathan
人生變幻無常,我們要怎樣才能留住當下?「我會把當下喜歡的畫面,以顏色染到我的皮革作品上。因為人生沒有事情可以永遠長存,人只能夠捕捉當下的畫面。」手染皮革師小宛@墨皮說。
墨皮是小宛創立的皮革工藝品牌,她結合了皮革和顏色,以混色及染色技巧,表達顏色的流動凝固於當下的感覺,以留住春夏秋冬、旦暮朝夕的美。
這些道盡人生與四季變幻的作品,創作者竟是眼前的女生,小宛。
無心插柳發現染皮技術
年輕的小宛,為何想到要成為「留住當下」的全職手染皮革師? 「因為人生很多的境況,都是不能想像。」小宛的一句,恰恰點出她的經歷。「我畢業後任職社工;社福界追數文化令人心力交瘁;同時幾年間也經歷了人生的生離死別、聚散無常;感到疲憊迷茫。」因緣際會,小宛接觸到染色皮革工藝,發現這技術很能表達自己的想法;經過反覆練習,掌握一定的技術後,她決定辭去社工工作,創立自己的品牌「墨皮」,當一名全職工藝師,其後並加入Trial and Error Lab成為實驗伙伴。
小宛回想當初鑽研獨特的皮革染色技巧,曾被顏料店老闆訕笑她,「混色效果不是這樣的,整色整水!」固執的她偏偏不信,回家嘗試多遍,但每次都失敗收場。「為了嘗試心中的效果,我曾經很沮喪。而我已經全職去做,究竟欠缺了什麼呢?」 再過一陣子,她決定不再執著於固有技術,而順着心意去隨意染色,竟誤打誤撞染到「極光流動」的效果。她記住了當刻的做法,反覆練習,終於做到滿意的效果。「當『極光』浮現在皮革上,雖然圖案是固定的,感覺卻很流動;我覺得就像人生,既聚且散,既靜又動,這就是我要的感覺。」
專注染皮創出特色作品
整個染皮過程中,她更享受當中的精神高度集中:「我不用理會身邊的任何事情,也忘記生活的繁瑣碎事。當刻我的心中,只容得下此刻的專注。」
如此,她慢慢創作出極光、墨之流動及池上稻田.夜空等一系列獨特的染色皮革作品。
我們的人生,能否也像小宛般,放手不快樂的時刻;全心追求心中嚮往的理想,重新創造當下的快樂?
[2018年11月15至18日,墨皮已跟Trial and Error Lab到台灣參加『Pop Up Asia亞洲手創展』,向亞洲各地的手作人和組織介紹品牌。更多她的品牌故事,可看 這裏 ]
相關文章:
「另類職志專題」是什麼?
我們嘗試開展以多媒體形式,帶大家走入非主流的職志世界,了解Trial and Error Lab當中的實驗伙伴,他們不同的職業和工藝故事。
香港台灣手作人隔空大對談!
香港台灣手作人隔空大對談!
【市集街訪系列】Video / Ball
Trial and Error Lab 管理員這次衝出香港,跑到台灣市集進行街訪!
我們帶了一堆香港市集愛好者的問題,去了解台灣手作人創作與擺檔的經歷。我們最想知道,台灣人,特別是手作人,生活會比香港人輕鬆嗎?他們答道,在台灣同樣要過平日趕貨、週末跑市集的生涯,也一樣要面對競爭壓力。
而台灣最普及是露天週末市集,檔主一天擺十多小時,會不會貨未賣出,人卻曬黑?台灣朋友們在片段中提供了可愛的答案。
香港人也很關心在台灣做手作怎樣維生?如何維持創作的熱情?如果移民去台灣做創作可以嗎?他們說,手作品牌一定有比大品牌的優勝之處,別讓自己的藝術家靈魂被埋沒!
其實不論是否手作人,也感受到台灣人在片對香港人的鼓勵;記得看到最後,他們有重要說話要跟我們說呀!(感人熱淚mode)
Interview / Johnathan & Gi
Video editing / Ball & Johnathan
Special thanks / 好好手感微笑市集、life mart 手作市集、I am 宅棲所、刻可文創、毛小孩~羊毛氈手作
當我好好分享品牌或人生故事,就是一個好的導賞員
當我好好分享品牌或人生故事,就是一個好的導賞員
【Trial Academy 技術文】 Text/ Gi
每次在市集、workshop 或工作室,不免要跟人分享你的工藝或品牌。有沒有發現,若視自己是導賞員,以講故事的技巧,把手作、創業、生活與社區有趣事情連結,導賞別人去明白自己的創作歷程,聆聽的朋友都會特別留神?
發現生活、了解眼前人需要,再整理成感動自己與別人的品牌故事;的確未必跟手作或工作有直接關連,但能讓人明白手工藝對於城市前行的重要,並且認同你在事業上付出的努力。
正如身為 Trial and Error Lab 這共同工作空間的管理員,每次有人來參觀,都期望我為他們來一個簡單的「工藝室導賞團」,分享 Lab 的由來、空間規劃、實驗伙伴(Lab Fellow)的品牌與人生故事,以及香港年輕工藝師的另類職涯。周星馳說過「臨時演員都係演員」,我臨急臨忙要做「導賞員」,當然施盡混身解數講解!要是導賞後獲得掌聲,並促使參觀者有興趣跟 Lab Fellow 深入了解甚至訂貨,我覺得已經有賺。
其實真要感謝導賞員好友 Luke(譚健樂),是他鼓勵我參加不同的社區導賞,並從中學習導賞技巧,給我生活、工作以至日常對話滿滿的信心,才敢於分享心中相信的價值。(Well,以前是我是絕不會在人群中發言的內向者……)
究竟,我們的生活,為甚麼需要導賞技巧?導賞團又如何令社會前行?
人們,為什麼需要導賞?
回想起來,我是兩年前在一次導賞團中認識 Luke(譚健樂)。
「我喜愛社區導賞,是因為愛聽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導賞團是一種有趣形式,讓人去分享和梳理自己與社區的故事,然後衍生動力去投入社區,如此社區就更有活力。」Luke 說,其實以前他沒想過,導賞團能給他生活的想像。
畢業才幾年的他,來自科大工商管理系,沒像大部分同學,畢業後加入大企業做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MT),而是進到一家針對人口老化議題的基金會工作。
因在小企業,他接觸到街坊與長者,也涉獵社會政策,工作十分有趣,令他工餘常常想,能否運用大學時學到的營商知識,再結合行動,去讓社區更好?「像我很喜歡自己成長的長沙灣,那裏有很多可愛的街坊 — 如果帶外國人或本地人行 tour 了解長沙灣可以嗎?長沙灣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事情發生,我們可否用有趣的角度給別人介紹?」一次偶爾接觸到本地社區導賞團,他覺得似乎找對了形式,「能用旅客的眼光,輕輕鬆鬆地探索社區,像去外國遊玩一樣,就是這樣了!」
因已累積了一些工作和行動經驗,他就邀請朋友組成團隊,先去 trial and error 心中的想法。「我們不要做坊間的古蹟歷史或郊野生態導賞團,而是想做深度體驗的社區旅遊,讓人擁有真正的在地體驗,了解社區正在發生、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他們更希望讓參加者思考,社區為什麼需要導賞?導賞能為人帶來什麼改變?「我們就開始試試帶團,發現不要背歷史資料,而是透過訪問街坊,得出真實的資料,整理成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深入的故事。只要參加者投入當中,就能受別人的社區故事激勵,從而擴闊自己生活的想像。」
終在 2016 年下旬,Luke 和幾位朋友,工餘時創立「街坊帶路」這社會企業,與一群義工和導賞員,成為社區文化導賞組織。他們設計多條非傳統的社區導賞路線,如涼茶店、中醫館、後巷廟宇團;同時也開設主題導賞團,以社區中被忽略的少數族裔店舖和群體為主角,讓人認識社區不為人知的街坊故事。
經過一年多的營運,Luke 跟朋友開始摸索到「街坊帶路」對社會和人群的影響,也改為專注訓練社區導賞員,提供培訓、設計路線。最重要是,「街坊帶路」已建立了一個真正的街坊網絡,導賞學員可以接觸到真正的社區街坊,透過訪問及田野調查,設計不離地、發掘到社區不為人知一面的導賞路線。
導賞,令生活更多看見和趣味?
「記得有次,我們到彩虹邨一家社區中心,跟十多位『登六』的長者做導賞員訓練,一起發掘社區和自己的故事,化成導賞路線和內容。」某天他經過彩虹邨,竟看到兩位長輩「同學」正舉起自己做的行人指示牌,教路人去那著名的拍照景點彩虹球場,同時分享彩虹邨的故事。「他們透過導賞訓練,開始自發地、有意識地為社區做點事情,真是很大的改變呢!」
另外亦有街坊說,住在彩虹邨 30 多年,從沒到過僅一橋之隔的牛池灣公共圖書館,「但為了設計導賞團路線,他們終於去了,似是發現了一個新大陸,都說很開心!」他深信,自己不是老師,而是一個引導者,「只要讓他們看到社區,一起透過導賞,去梳理社區故事就很足夠。」
但他並未因此滿足。去年初,Luke 自己參加了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舉辦的「深導行」,一個由前無家者帶領的深水埗社區導賞團,為自己的所住的深水埗區,當一個真正的導賞員。「前無家者帶團時,我就負責做『影子』導賞員,緊隨同行、補位,結束時彼此鼓勵和檢討。我漸漸跟這些『老友記』建立深入和信任的關係。同時參加者既可較深度地認識深水埗和無家者的困難,我和老友記的生命也同時成長,深深感到自己是社區的一份子,是有所貢獻的,而不再是社區中的受助者。」
或者,Luke 在自己和街坊身上,終於找到社區導賞團存在的價值 — 導賞是為了什麼?在他跟前無家者做導賞員也好,「街坊帶路」去培訓社區機構及街坊,包括不同年紀的街坊、不同種族、不同工作的導賞員也好,皆是為了尋回自己和社區的身分,讓每個人不再覺得自己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而是有所歸屬,也擁有分享的平台。
「其實參加導賞團的門檻很低,只要走出門口,行出一步,就能看到社區中,平時看不到的人和事。」今個週末,不如就去報名參加一個導賞團,嘗試這第一步!
(原文撮自《一小步》之訪問)
相關文章:
【社區導賞團研習班 2019 @Trial Academy】
2019年1月Trial and Error Lab的 TrialAcademy 嘗試學院,將開辦「社區導賞團研習班」,讓大家學做一個有型有格的社區導賞員!這研習班,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來的課程,即使你未想帶導賞團,但導賞員的技能及知識,卻可應用於生活上,令你發掘到生活有趣的一面。
研習導師是「街坊帶路」,一個提供社區導賞員同行、培訓及顧問服務的深度社區體驗的機構,是活力又有諗頭的團隊!他們將把歷年帶團心得無私共享,機會難得啊。截止報名日期為27/12,導賞員有學費優惠!報名連結:https://breakgather.breakthrough.org.hk/form/T&Emc_01A
親身參與海外展會的三大理由
親身參與海外展會的三大理由
【海外市集與展會2018 Pop Up Asia 專題】Text/ Kuen Photo/ Gi + Kuen
2005年,「創意市集」一詞誕生,意指在市集擺賣的藝術家與設計師,透過街頭的攤檔展示作品,更是展現創作意念與人生故事。創意市集這十年的確遍地開花,台灣、日本、泰國以至香港,近年舉辦各式其式的創意市集,成為城市一度美麗的藝文風景。
不過,創意市集是在文創行業求存的工藝師或手作匠人,最理想的舞台嗎?他們每週末帶着大包小包,手拉載滿作品與陳列道具的行李箱東奔西跑,即使幸運地能把作品賣完,但市集能否為這些從事非主流職志的青年人,帶來更多的注視?也令他們的手創事業走得更遠,而不滯留在那一呎乘呎半的小攤檔?
今年11月中旬,台灣一年一度大型文創展會Pop Up Asia舉行,有20個來自亞洲各個城市,在松山文創園區進行為期4天的展會。Pop Up Asia跟台灣以至亞洲一般市集不同,會連繫文創事業生產線的上下游,由材料商、生產商到工藝師及工藝學校,以致不同銷售渠道和買手,都會因為攤檔及交流會等機會彼此遇上,使未來出現各種合作的可能。如此,亞洲的文創行業的版圖愈益擴展,市場愈見茂盛,才能一起把主流「手作仔搵唔到大錢」的觀念摒棄。
即使香港一年下來有許多市集,但這種結合銷售和展覽的大型展會仍是鮮見,更遑論有人牽頭。來自香港的Trial and Error Lab,就帶同幾位從事手創的實驗伙伴到Pop Up Asia擺展。以下的觀察,或許值得關注文創產業的朋友借鑑以至自省。
展示作品,竟是把一間店搬來?
Pop Up Asia共有3個展館,包括材料館、主題館和品牌館,有超過300個手作品牌擺展。台灣檔主們有主場之利,可以帶大型木枱、櫃子,甚至打銅器的工作枱,把檔位佈置得美輪美奐。反觀一些香港來參展的品牌(包括我們),仍停留在擺地攤又或年宵市場 —— 開一張枱、鋪一塊布、加幾個層架就是,頗有隨時「走鬼」之感。
品牌館中的眾多檔口,台灣品牌「Dodowu」吸引着我的視線,整個檔位是雙連式,用麻布為背景,綴以大量乾花,充滿田園風味,猶如一間店舖。如果是香港人,相信會用盡每一吋空間擺貨,但「Dodowu」的主人不但只用兩張枱展示作品,還騰出大量空間,讓客人悠閒地走動。
「檔位佈置是品牌精神的延伸,」品牌創辦人小玉老師說,「我留下一大片空間,就是想讓人在選購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在和舒適,就像戴上我所做的貝殼和晶石手工飾物首飾一樣。」
台灣檔主參與展會,注重的不只是枱面陳列,而是整個檔位的空間運用和氣氛營造。他們把檔位看成一間商舖,除了銷售產品,更是展示品牌個性的舞台。香港因土地問題,連文創產業都沒甚空間發展,這雖展現了香港人的靈活性,但也局限了想像和發展。在此呼籲有心支持香港文創產業的業主,不要再吝嗇空間給工藝師。
賣貨重要,還是識人重要?
另一台灣品牌「鯨湯匙」,是一個把用剩餘木材製作生活器物的品牌,例如鯨豚造型的木匙羹,形態活靈活現。他們的檔位空間感十足,用一塊札染藍布作為裝飾的主題牆。我瞄一瞄他的檔,似乎沒太多存貨,不像是為賣貨而來,那為何他會參加呢?
「因為我想拓展網絡,而這個展會可以連繫買手參與,我想看看會不會遇到商業合作,所以就參加了。」創辦人張意回答。
回想在準備參加Pop Up Asia時,我們的工藝師總是擔心貨量不足。但其實參展的最大目的,不光是做賣貨,更是增加品牌曝光的機會,認識各方人物,接觸買手或企業,拓展合作領域,令品牌發展得更廣更遠。就像我們其中一位工藝師,因為這次來台,才有機會接受台灣媒體訪問,同時有當地的寄賣合作查詢。有心發掘新品牌的零售界或文創業朋友,多去這類大型展會,定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的市場在哪兒?
在Pop Up Asia,竟遇上香港同鄉「織園」,是個一人品牌,用自家編織的布料製作袋、圍巾,甚至畫作!在檔位放有織布機給客人作工藝體驗,也有少量作品售賣。這裏的租金並不便宜,以一個剛發展的品牌來說,應付到嗎?
「相比香港市場,我的作品很受台灣人歡迎,」創辦人Cloudy指,品牌創辦3年,已經第2次參加Pop Up Asia,她發現作品在香港未必很受注目,曾經沮喪;但來到台灣,居然頗受歡迎,「因為參與台灣展會,才知道要發展台灣市場,因為他們都喜歡這種色彩悅目的織品,不像原住民的織品般單一。」她續指,擺展第3天租金已經回本,「畢竟香港的市場較小,而過去認識海外市場的門路也不多。在這裏,實在為創作打下強心針。」
有時出去走走,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市場在哪兒;即使只是文創愛好者,也可能要到海外,才找到心頭好,甚至因為獨具慧眼,而促成商機。盼望下年秋天Pop Up Asia再舉行時,我們都已具體好的心理質素,去親身擺展參與,又或物色新血,令本地的文創產業走前一步。
相關文章:
【Trial and Error Lab 進軍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是一個冒險者的羣體,相信不斷嘗試、修正,持續朝着目標進發。今年11月15-18日,我們已跟Lab Fellow(實驗伙伴)來一次冒險,參加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要為手作人帶來什麼視野?對本地與外地市集帶來如何深度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為本地文創市場帶來什麼洞見與展期?請留意我們的媒體報道。
相關連結:https://trialanderror.hk/error-events/overseas-exchange/
走佬去台北—— Vlog 版!
走佬去台北—— Vlog 版!
【2018 Pop Up Asia專輯】Video/ Ball
Trial and Error Lab 跟5位工藝師Fellows與1位藝術家伙伴,於2018年11月16-19日期間,來到台北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衝出香港擺檔,並舉行工作坊。我們不是要來賺錢散貨,更是要來把香港「嘗試,直至找到出路」的精神,帶到台灣。快來看看以下4條在 Pop Up Asia 期間拍攝的Vlog短片,讓眼睛去一次這個亞洲最大型的文創展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pisode 1》起飛啦!
不是欠債,也不是「着草」,乃係Trial and Error Lab 跟5位工藝師Fellows,來到台北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我們要一齊把「嘗試,直至找到出路」的精神,帶到台灣以至國際的文創界!(野心太大了吧?)
管理員Janet,這兩天與先頭部隊 Vinci@無茶苦茶 Muchakucha及拍攝團隊飛往台北,帶著大箱細箱貨品與器材,好辛苦!先看看她帶隊衝出香港的一小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pisode 2》香港人,帶什麼作品出國好?
工藝師出國擺展覽,當然要帶最代表香港、最耍家的作品。管理員Janet今天就在台北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給香港朋友仔(你呀!)介紹fellows如何把台灣人氹得開開心心。Grew From Hands 就漏夜趕起「雞蛋仔皮袋」、「格仔餅零錢包」,無茶苦茶 muchakucha也帶來「青花瓷耳環」等,總之全部都係嘔心瀝血之作。
究竟台灣人喜歡他們的作品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pisode 3》 市集控來吧!直擊台北2018最大型手創品牌展會
管理員Janet 今天繼續在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給大家直擊報道這台北大型手創展會。Trial and Error Lab處身的4號品牌倉,就有超過300個來自台灣、泰國、日本、印尼、香港等地的手創品牌。身為市集控,好難不興奮!
但香港也很多市集和展覽啦,為什麼要乘飛機來?Janet訪問了來自香港的樹脂畫藝術家Rolland @ Agape 。他已第二年來擺展,覺得這裡實在太有趣了。
另外2、3倉的主題館與材料館,皆有數百個材料商、手創組織、工作體驗坊。各個年紀的人都會找到好好玩的東西。請看短片,就等於逛了一次亞洲手創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pisode 4》訪問Pop Up Asia搞手
前日Trial and Error Lab管理員Janet,帶過大家去台北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擺檔的工藝師談天,又看過不同的檔攤;真的很amazing,為什麼會有人願意付這麼多心力,去搞大型但又好玩的展會,團結台灣以至亞洲的手創界朋友?
Pop Up Asia主腦陳小麥說,不單因爲愛和責任,更是因爲——喜歡!快來聽聽她的原因,也許能觸動你。
一共4集《走佬去台北》台北直擊Vlog完結,Pop Up Asia也於2018年11月16日結束。你有像工藝師們和小麥般,有很喜歡的事情嗎?鼓勵你不要放棄,堅持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Trial and Error Lab 進軍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是一個冒險者的羣體,相信不斷嘗試、修正,持續朝着目標進發。今年11月15-18日,我們將跟Lab Fellow(實驗伙伴)來一次冒險,參加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要為手作人帶來什麼視野?對本地與外地市集帶來如何深度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為本地文創市場帶來什麼洞見與展期?請留意我們的媒體報道。
相關連結:https://trialanderror.hk/error-events/overseas-exchange/
直擊台北2018Pop Up Asia —— 香港人去台灣參加手創展,為乜?
直擊台北2018Pop Up Asia —— 香港人去台灣參加手創展,為乜?
【海外市集與展會2018 Pop Up Asia 直擊】Text/ Gi Photo/ Gi + Kuen
每次去台灣,週日逛手作及工藝市集,幾乎是必然的事——香港每週也有市集;但論規模、多元甚至是好玩,是台灣比較走得快。
的確,台灣的文創產業,也願意走得前。由2018年11月16至18日,台北的「2018 Pop Up Asia亞洲手創展」,就是一個more than手創市集的盛會:於松山文創園區包下3個倉庫進行;有13個國家、超過300個手創品牌參加,也有許多可即場報名的工藝體驗(可以玩「漆器掛鐘暈金」,聽都未聽過!)和分享會。
身為香港文創共享空間的Trial and Error Lab管理員之一,我們有幸在這個不失市集好玩與有機性,卻又有大型展會的視野與規模的一年一度文創產業大典,與我們的青年實驗伙伴(Fellows)來擺攤,同時也跟來參觀的香港朋友談天。
究竟,來台灣參加Pop Up Asia,對香港工藝師有什麼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尋找一種對藝術的尊重
第二年參加Pop Up Asia的Rolland,做的是樹脂畫藝術 —— 把環氧樹脂製成圓型的藝術品,小至杯墊、大至掛牆裝飾皆有。他畢業於建築及室內設計專業,於2016年創立品牌Agape,常為香港的酒店、餐飲設計裝飾品;老實說,他的海浪、天空作品超美;但香港人的家太狹小,應該容納不下。
他喜歡來台擺展,坦言想在海外尋求合作機會之外,更想跟喜愛藝術的人交流:「我做的是glow with the flow(隨流)的藝術品,圖案每個都不同,希望提醒自己與人們的生活要有所反思。台灣人對藝術未必很有認識,但比較開放和尊重,例如不只問價錢,也會了解我的創作理念。」在香港,他不會擺市集:「我們的文化,比較難接受生活中有藝術品的位置,或許因為沒有空間吧。」
找尋一份追求理想的想像
在台北留學的Leo,第一次來遊逛Pop Up Asia。讀Year four的他主修設計,想過畢業後投身文創工作,但未拿定主義。來這展會,看到亞洲各地許多一心投身工藝作職志的人,如大會的tagline所言,「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對他似是鼓勵,也是問號。
他入場後第一件買的作品,是品牌Blackcred的木製明信片,特色是把深水埗和不同社區的相片沖曬到木片上。Leo指:「我在香港的家就在深水埗;因為思鄉,也因為手工不錯,看到就要買。」遇上來自香港的手作人夏競業@Blackcred,他們談了好久,「咁難得可以講廣東話同設計,梗係要傾多陣。」看到夏競業,或許也有着對理想的想像。
尋找一雙雙聆聽的耳朵
而接待台生Leo的夏競業,同樣首次到Pop Up Asia擺展。他跟隨Trial and Error Lab,與5位青年工藝師以Fellow身分參展。他在香港是手作市集搞手,不單對作品,也對展會有多一種觀察:「我超健談嘛,人們在香港的市集,比較寡言;也不太有時間聽創作者的故事。試過有人跟我談了一小時,但真的是非常少數。」
在台灣,即使第一天早上10時,展會甫開門已人頭湧湧(神心地請假來的人應該不少);但他們大多慢慢逛,不少都會跟檔主聊天。「我是第一次來台灣擺展,但我不單單想賣作品,更想分享作品背後的故事;因為我的藍曬作品都是拍攝自香港舊社區,每張都有歷史。今天有幾個台灣人聽我分享作品,聽了大半小時呢。」他開心得免費跟聊得起勁的台灣人拍即影即有相片,「難得有機會出外擴闊眼界,聽聽外邊的人評價我的作品,當然要交個朋友啦!」
離開香港,大包細包、付上機票食宿,或許抵不上參加展會或市集的租金,以及賣貨利潤;但能尋找一些久違的鼓勵或感動,更能遇上其他國家工藝師而獲得創作上的刺激,究竟值不值得呢?
相關文章:
【Trial and Error Lab 進軍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是一個冒險者的羣體,相信不斷嘗試、修正,持續朝着目標進發。今年11月15-18日,我們將跟Lab Fellow(實驗伙伴)來一次冒險,參加台北 2018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我們要為手作人帶來什麼視野?對本地與外地市集帶來如何深度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為本地文創市場帶來什麼洞見與展期?請留意我們的媒體報道。
相關連結:https://trialanderror.hk/error-events/overseas-exchange/
當嘗試遇上Error,你還試不試?
當嘗試遇上Error,你還試不試?
Text / Kuen Photo / Andy
Fion是Trial and Error Lab其中一位實驗伙伴(Lab Fellow)。一年前,她加入時說要試一試發展她的品牌Fionsay,結合銀器與插畫做跨媒介創作。可是一年後,她卻決定暫時放下營運這個略見名氣的品牌。究竟她這年的嘗試,是出現了什麼Error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ion自小喜愛繪畫,不時做小手工送給朋友,但她沒有選擇走藝術的路,「中學時放棄了讀美術,選修了其他看起來不那麼冒險的科目,因總覺得自己決不會行藝術的路。」
她在大學畢業後成為社工。然而,她發現即使在社福界工作,也無法改變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於是她決定辭職,到英國展開工作假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旅途上,她偶然地認識了一位台灣女生,受到對方的鼓勵,便報讀短期藝術課程,慢慢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繪畫,只是不知道喜歡畫哪一類型的畫。接下來,她到不同院校報讀造銀、油畫等課程,走上她原本以為自己不會選擇的藝術路。
可是,當她結束工作假期,再次回到香港時,現實迫使她不得不思考往後的路。
「回港後的第一年,我發展得很慢,因為我不敢走藝術的路。」為了應付生活,她一邊以社工專業去做兼職工作,一邊教兒童或成年人做手作、繪畫,以及接一些插畫及翻譯工作。「那一段日子,我很少出席親友的聚會,因為很難很家人和朋友解釋我在做甚麼,他們總是覺得我在『hea』,令我的心情變得有點抑鬰。」Fion說。
幸好,她的朋友見到她有美術天份,又有心志服務下一代,所以邀請她兼職教青年人繪畫和手工藝。在那裏,她除了發現手作藝術可以改青年人的心,更被同事讚賞她的銀器作品「見得吓人」。於是,她開始把畫作做成明信片,又製作一些結合插畫與銀器的作品,到不同的市集擺賣,測試市場反應。後來,她陸續接到不同訂單,似乎這條路走對了,所以她想全心全意發展個人品牌Fionsay,便申請加入Trial and Error Lab。有了固定的工作地方,讓她有了創作人的身份,令親友更明白她在做甚麼工作。
但原來促成銀器結合插畫一事,是因為Fion遇上了樽頸。
我的第一個Error:從樽頸發現真正的身份
「回到香港後,每次當我想構思插畫意念時,總覺得有地方被卡住了。因為畫插畫要配合文字一起閱讀,既不能『畫公仔畫出腸』,又不能畫得太隱晦。要思考如何平衡寫實與抽象,令我想到頭都大。」在插畫方面遇上樽頸,於是Fion開始做一些不太需要動腦筋的東西。「我本身喜歡造銀器,所以開始重拾在英國時學習的造銀技術,做一些銀器飾品,因為製作過程可以讓腦袋放空一下,而且銀器夠實用,我相信製作成產品會有市場。」
我的第二個Error:為了趕銀器訂單而忘了初心
Fion參與我們與突破書廊合辦的Pop Up Store,學習面對實體店的零售市場。因為要令客人有新鮮感,所以她需要不時趕製貨品,為Pop Up Store補貨,而且為了令品牌可以長遠發展,她竟下了決心去做 —— 要讀一個金工課程,學習打金、鑲嵌和注銀等技術,「我想令作品做得更好,提昇製作銀器的工藝水平,創作出更高質素的作品呢!」
Fion沒想過,這段日子居然忙得透不過氣來!以前她會跟其他Lab fellow和管理員一起玩boardgame、吃飯和講廢話,但在那段日子,她連跟我們閒聊的力氣都沒有。
「一邊上課,一邊趕製產品,除了令我沒有時間做創作畫作之外,也令我發現,其實我重視創作的過程,過於『做貨』。」
做貨的意思,是因為要吸引客人購買,要考慮很多市場因素,例如:製造適合市場口味的產品、貨品售價要調低至客人可接受的範圍,以及刪減產品某些材料,以便「將貨就價」。
但每天營營役役地忙於生產貨品,構思市場推廣策略,Fion發現自己慢慢忘記最初造銀器的初心。「其實造銀器是我的興趣,因為我喜歡銀這種金屬,而且造銀的過程可以令我放鬆。但當生產銀器飾品成為我的工作,產品質素要達到一定水平才可以吸引客人購買,要花大量時間學習金工的技術,反而令我無法構思創作意念。」Fion說。
Fion在學習打金、注銀的過程中,她漸漸領悟到一件事,「原來我享受做一個創作者,而不是工匠。」
「我看重構思創作意念,享受創作的過程,就算畫錯了,也是創作的一部份。」Fion續道,「有一次,我跟另一位Lab fellow學習手雕印章,他說我雕刻章時不認真,沒有仔細切割線條。他有工匠的靈魂,要求每件作品做得仔細精準。可是,我覺得不準確也有它的美麗啊!」
當Fion掙扎如何走下去時,她朋友的一句話,令她恍然大悟。
從Error中的領悟 —— 因為認真,所以放下
「興趣留給興趣,是對專業的尊重。」有次她朋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句說話,Fion感到如雷貫耳!
「她說得很對,我只是對造銀器有興趣,是一種嗜好。而且要成為專業的造銀師傅,要花上很多年時間,我倒不是真的有這份心志。」
但是,你當初不是說想把銀器結合插畫做品牌嗎?是不是放棄了?
「最初我是因為構思插畫意念時卡住了,才轉而發展銀器與插畫的品牌。」Fion續道,「可是原來我沒有處理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為何每次構思意念時,都會卡住。」
為了解決這對創作人來說極為關鍵的問題,她再次下一個重要的決定。「今年9月我將會到英國進修藝術碩士課程,專注地學習插畫技巧,直接面對當日的樽頸。」Fion一邊說,雙眼一邊流露出堅定的神情。
她將會暫時放下Fionsay的品牌發展。「可能有人認為我半途而廢,或放棄了一些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東西,但畢竟人的時間有限,我不希望自己甚麼都是『半桶水』。與其插畫或造銀器都只是『半天吊』,倒不如認認真真集中做好一件事,再看看之後的發展。」
Fion認真地嘗試過,發現了一連串問題,卻令她認清真正要發展的位置,甚至改變原本的想法和做法。
這是Error嗎?我不知道。但如果這種”Error”能夠為你打開從未預期過的大門,找到新的出路,也總算值得嘗試吧?
【2018-19 Lab Fellow大招募!】
我們是一個冒險者的羣體,相信不斷嘗試、修正,持續朝着目標進發。如果你正在/打算用半年至一年時間,搞起一個品牌/工藝設計/媒體習作,願意付出努力、時間,互相幫助,彼此提點,歡迎你申請成為Trial and Error Lab 的Lab Fellow(實驗伙伴)!
報名表格:https://goo.gl/PgiUYn
截止日期:6月15日(星期五)
手作人「襟撈」的秘密
手作人「襟撈」的秘密
Text / Kuen
Photo / Andy Wong & Nicole.says
作為Trial and Error Lab管理員之一,我不時與實驗伙伴(Lab Fellow)共用工作空間,偷聽他們的對話,也會跟他們講廢話、玩遊戲和一起吃飯。他們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裏(上帝?!)。從跟他們日常相處之中,我不單跟他們建立了友誼,更看到一些手作人值得學習的特質與性情 ,是能讓人在文創事業走得更遠的質素。
你也是品牌經營者或手作人嗎?或者從這些實驗伙伴身上,彼此都會得到啓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自律,是為了向自己交代
Jason是第一批參與Trial and Error Lab計劃的Lab Fellow,其品牌手作J 專注做手雕橡皮印章。他經常比管理員更早到Lab工作,又比我們更晚離開(真懷疑他到底有沒有回家),而且一星期有六天在Lab工作,假期也不例外,實在令我們汗顏。
他總是少說話,多做事。每天默默地工作,有時是製作客人訂製的橡皮印章,有時是練習雕刻技巧,亦會拍片記錄雕刻的過程,上載到社交平台做宣傳。畢竟他是全職手作人,如不好好規劃時間,未雨綢繆地工作,不一定有收入養活自己啊!
雖然他有時低調到令人忘記他的存在,但他不會忘記自己為工作許下的承諾。
去年年中、今期實驗伙伴 (Lab Fellow)計劃開始招募之時,他申請成為第二屆Lab Fellow,當時他跟我們說想用橡皮印章記錄香港城市面貌。當他再次進駐Lab,我們會間中查問他的進度如何,他總說還在調整構思,但未有進展……直至今年3月,即成果展前的一個月,他說:「我要用橡皮印章記下電車沿線的風景,做一個微展覽。」原來他已花時間去乘坐電車,拍下電車沿線的景物,並開始雕刻成一個個手掌大的印章,又搜集相關的資料,做了一本小冊子;再自行構思展覽的陳設方式,與參觀者互動的環節,又開設小型工作坊,讓參觀者可以感受手雕印章的樂趣。
至今年4月下旬成果展時,看到他「唔聲唔聲」做了如此內容豐富的展覽,我實在大吃一驚!不要忘記的是,展覽的一切,全是他一手一腳完成,我們只是提供了一張工作枱做展覽場地。從Jason身上,我看到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是手作品牌經營者必須擁有的質素,因為營運品牌,等於自己做自己老闆,凡事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啊!
Jason後來回溯展覽的初衷,分享道:「其實我知道,就算最後沒有完成當初講過的目標,你們也不會趕我離開。但我曾經在NGO工作,明白管理員需要向資助單位或捐款者交代,同樣我亦想對自己有所交代,所以希望善用這裏的資源,完成一件我渴望達成的事情。」
我深信,即使Jason很快會離開 Trial and Error Lab,但因他懂得自律和珍惜資源,未來他會帶着品牌,走得更遠。
2. 蝕底,反而令自己賺得更多
Candy是另一位第一批參與計劃的Lab Fellow,她的品牌L’atelier de bon是做客製化新娘頭飾。參與計劃的期間,她在我們舉辦的「手作人品牌建立研習班」導師指導下,除了認識自己品牌的市場定位,更找到適合自己的市場推廣策略,慢慢她不再跑市集,轉而花時間與不同的婚紗公司、化妝品牌和婚嫁雜誌建立網絡,因為她已清楚自己品牌的市場在哪。
可是,有次Candy竟與一位日本人合租市集檔位。但她不是說不再擺市集嗎?
Candy說:「因為那位日本人無能力自己租一個檔位,所以我便跟她合租。」她不是不知道產品不適合市集,「我知道擺檔不會賺錢,更要因此做一批貨品應付市集,隨時因而積存不少貨品。」說到這裏,她卻忽然認真起來,「但因為那位日本人,我才認識到一間賣古董產品的店舖老闆,之後才有機會在店內做寄售,對方又為我的產品撰寫出色的文案,吸引不少人有興趣認識我的品牌。」後來又因為那位老闆的關係,Candy有機會到一間位於深圳的概念店做寄售。
所以明知無法賺錢,仍然跟那位日本人合租擺檔,可是出於報恩吧?
「或者是吧!我想經營品牌不能太短視,只看眼前的利益。報恩或可以帶給你另一個路向。」Candy說。
做全職手作人,等同經營一盤小生意。有時候付出了錢財心力,卻不一定有回報。可是,Candy認為做品牌也好,做人也好,目光要遠大一點,不要怕吃虧。
又有次,一間化妝公司邀請Candy擺放頭飾在店內,卻不是出租給客人,亦不是出售她的產品,只是讓到他們的店舖試妝的新娘子,戴上頭飾拍照,讓她們對整個妝容有更全面的觀感。
「我本來認為一定會蝕錢,因為頭飾用得多,自然有耗損,」Candy說,「豈料有不少新娘試戴完,之後聯絡我購買產品。」
想在手作產品市場站立得穩,單打獨鬥未必持久,唯有結合別人的力量,彼此幫助 ——即使有時可能會「蝕底」,才可以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生存下去。
3. 隨緣,是為了遇見更多可能
嘉俊是今屆2017年7月參與計劃的Fellow,他的品牌Nothinglastsforever主要做線畫(String Art)和紙雕。本來他是一位皮革工藝師,但後來他認識了一些茹素的朋友,開始思考皮革的由來,以及人與動物的關係;加上他慢慢成為素食者,不忍傷害動物,於是重新思考自己想做甚麼。
機緣巧合之下,他遇上繩畫和紙雕,開始鑽研技術,希望以此為職志。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他,是在去年實驗伙伴(Lab Fellow)面試。他帶了幾件線畫作品給我們看,圖案令我想起小學時的數學習作。
「線畫背後是數學的幾何原理,數學也可以很美麗呢!」嘉俊說。
怪不得那些圖案如此眼熟!但,創作線畫可以成為品牌嗎?
「不知道啊,用一年時間試試看吧!」嘉俊在進駐Trial and Error Lab之後,除了繼續研習線畫的技巧,又發現紙雕藝術,用不同的圖案和紙材,能突出字體的美。
但這兩種創作是本地少見的工藝類型,沒有先例可援,該如何發展呢?
嘉俊沒有明確的計劃,總是邊走邊試。當我們建議他開辦線畫工作坊,他想也不想便答應,「反正就是試一試。」
想不到,他的工作坊頗受歡迎,除了在Trial and Error Lab一再開班之外,他還有機會到一間獨立書店開班。沒有計劃,對一切事物保持開放態度,容許不同的可能性,這才會有新的出路。
4. 嘗試,是為了找到出路
Nicole是另一位參與今屆計劃的Lab Fellow,她的品牌 Nicole.says是做插畫產品,用小故事帶出對生活的反思。還記得她參與面試時,帶來一些心口針、明信片和貼紙,風格是可愛有趣,但產品的系列感不明顯,而且工藝技術尚待改進。其中一款心口針是薯片袋,我看它的表面凹凹凸凸,還是以為是特別效果,豈料是因為她處理熱縮片的技巧未成熟,所以無法做出表面平滑的產品(!)。
接下來的一年,她在「手作人品牌建立研習班」導師的建議下,開始探索品牌的發展路向。由於之前的產品多數全人手製作(明信片除外),無法大量生產,光是逐一剪貼紙,已經花了不少時間,令她沒有空間做創作或產品發展,於是她嘗試找辦法用機器生產。
但到底做哪些產品好呢?Nicole決定甚麼都試一試!
她生產過鎖匙扣、記事簿、手機殼、手提布袋、眼鏡抹布等等產品,由於每次的產量不多,製作費用相對昂貴,但她仍然勇於嘗試製作各類產品,在市集和網店測試市場反應。她還善用Lab提供的原子印製造機,嘗試用不同的構圖,製作原子印的雛型。當試到一個合適的原型之後,她就找工廠做小型量產,再到市集發售,因應市場反應而調節產品方向。
然而,她不是亂撞亂試,而是會聆聽意見。
「你會喜歡哪一款聖誕卡呢?」有一天,Nicole拿着4款設計圖給我們幾個管理員看。
我們七嘴八舌地與她討論聖誕卡的色調、構圖和定價,提出一些消費者的意見。後來她竟因應我們建議調整的產品方向,慢慢摸索出一條屬於她的路徑。
嘗試不一定馬上能修成正果,即時獲利回吐,但有方向、有練習、有準備地做嘗試,或者可以打開一扇門,通往更廣闊的未來。大前題是,要有良好的心理質素和性情,這才可以在文創事業的圈子裏生存下去。你,又準備好了嗎?
【2018-19 Lab Fellow大招募!】
我們是一個冒險者的羣體,相信不斷嘗試、修正,持續朝着目標進發。如果你正在/打算用半年至一年時間,搞起一個品牌/工藝設計/媒體習作,願意付出努力、時間,互相幫助,彼此提點,歡迎你申請成為Trial and Error Lab 的Lab Fellow(實驗伙伴)!
報名表格:https://goo.gl/PgiUYn
截止日期:6月15日(星期五)